第四百六十九章 赵奕的灵感来源被曝光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智能控制系统’验收组,里间的一个小办公室。
刘贺敏正对着笔记愁眉苦脸。
他本来以为有了赵奕提前的讲解,就会很快把‘智能控制系统’摸透,真正做研究的时候才发现,想得实在有些太简单了。
笔记上大部分内容,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是赵奕讲的内容不对,而是讲的大部分都是介绍了只能控制系统大体设计思路、流程,并说了一些他认为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在听赵奕讲解的时候,刘贺敏觉得是很正常的,因为正常的讲解都是如此,先是大体的做个介绍,随后就细节化的说重点、难点的。
现在对着报告、代码做研究的时候,他就发现问题还是很大,最主要是讲解的不够细致,以至于他对于各个算法包,详细的计算、设计思路都是一片茫然,对于核心算法也只是知道作用,根本不明白具体的原理。
刘贺敏倒是没有责怪赵奕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小看了‘智能控制系统’,怪不得航空集团都要找科学院软件所援助,以报告和代码的复杂性,短时间是根本理解不了的,有些晦涩的算法程序,只一个大致的思路就要理解好半天。
刘贺敏心里直呼准备不足,也知道是没有办法的。
在来到航空集团以前,赵奕不可能给他看源代码,最多对着屏幕简单说一下研发思路,讲解一些重点的算法,就算是这样都已经涉及到‘违规’,也就是因为‘智能控制系统’是赵奕设计的,再加上他是科学院信息学院士,参与过好多国家项目,并且即将到航空集团辅助‘智能控制系统’的验收工作,才勉强算是说的过去。
赵奕能做的都做了。
但这些远远不足以让刘贺敏快速理解报告和代码,最有难度的是‘智能控制系统’核心算法,他能做到的就只是‘找到核心算法结构’,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核心算法的详细内容。
其实刘贺敏不知道的是,赵奕比他想象中的要尽力的多。
赵奕是完全相信刘贺敏的,他知道刘贺敏不是欺骗自己,因为他能用《因果律》进行检测,知道刘贺敏确实是要辅助航空集团做验收工作,才尽努力去做讲解。
但是赵奕给人讲解有个问题是,他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难。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在其他人看来,有些位置的算法晦涩难懂,但换做是赵奕则是非常轻松,一个《联络率》就能直接出过程,他根本不用费脑子,直接打出来就好了,因为牵扯的代码太多,有些地方连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别更说给别人说难点了。
所以给刘贺敏做讲解的时候,赵奕真的是尽心尽力,连续说了好几个小时,但他说的有些地方,在刘贺敏看来很容易理解,结果刘贺敏就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难度,做出了有偏差的判断。
现在刘贺敏只感觉很无奈,笔记上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好在还是有一些地方有用,比如对算法包整体的描述。
他对照着报告去理解,也详细的知道了整体构架,以及每个算法包的具体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也稍稍感到轻松一些。
“先了解整体构架,然后细分,详细的进行理解。”
“这个方法也可以。”
“但是核心算术……”刘贺敏打开了报告对照源代码,仔细看都觉得很头疼。
……
两天后的上午,刘贺敏带着疲惫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走到窗前看先窗外的风景,适当休息一下喝了杯茶水。
郭金华也正巧放下工作,他走过来问道,“刘院士,有进展吗?”
“倒是有一点。”刘贺敏点头说道。
“说说看?”
旁边的人也支起了耳朵。
郭金华、邓敏容带队的小组,和刘贺敏的软件所团队,都是一起工作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理解‘智能控制系统’,到不需要每一行、每一列的去理解,去做详细的验证,只是验收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做,但每个算法包的功能都要运行检测,核心算法也一定要了解。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算法,只要弄明白了核心算法,涉及到具体的代码,其他只需要知道功能、大致浏览一下,一个个算法包则是运行调试,结果没问题就可以了。
刘贺敏轻抿了口茶水,把郭金华带到了办公室,就开始详细的讲解起来。
很快,邓敏容也来了。
郭金华和邓敏容一起听起了刘贺敏的讲解,他讲的是各个算法包具体的作用,哪些算法包构成了核心算法,以及核心算法具体是怎么运行的。
可以举例简单理解。
比如,智能控制系统是一头大象,源代码就是大象全部组成,细化到每一个细胞的结构、功能,再组成各个器官等等。
核心算法就是大象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验收组不需要搞清楚细胞是怎么构成的,但必须要知道核心算法的具体原理,但因为算法难度太高,他们根据报告也只能知道,大象有四条腿、一个大鼻子、两个忽闪忽闪的耳朵等等。
这些外在的报告中都有介绍,但牵扯到内在的系统,报告不可能全部详细的写出来,有些内容还是要靠个人理解。
现在刘贺敏就在阐述大象的内部系统构成,但他知道的也只限于‘哪一部分是消化系统’、‘哪一部分是神经系统’等等,具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是怎么构成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尽管如此,刘贺敏的讲解也让郭金华、邓敏容惊为天人,因为他们研究了很长时间,也只理解到那些算法包是核心算法,并没有能划分的这么细致,没想到刘贺敏来了仅仅两、三天,就已经搞懂了核心算法的大体工程。
“不愧是信息学院士啊!”
郭金华心里感叹着,“仅仅两、三天时间,比我们研究很久了解的还深入。”
邓敏容也想着,“刘院士果真有水平,怪不得刘总亲自到软件所去请人。”
“按照这个速度来说,整体验收也不了多长时间了。”
郭金华、邓敏容对刘贺敏的能力水平,都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他们索性也完全放开了,开始问起刘贺敏一些算法包的设计、功能问题。
这些都是他们理解的时候碰到的问题。
正常拉说刘贺敏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肯定已经完全弄懂了其他算法包的问题,但事实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当他们问起的时候,刘贺敏总是推说,“我还没有研究这个……”
“那个也没研究……”
“不清楚。”
“能理解、能理解!”郭金华、邓敏容没问出个结果,心里也感到很奇怪,“刘院士都知道核心算法的功能,为什么会对一些普通的算法包不了解呢?甚至有些好像没看过……”
“有点不太对吧?”
郭金华和邓敏容对视一眼,出了办公室谈了几句还是琢磨不透。
楼下,三层。
战鹰-1的常规设计验收组,工作进展非常的顺利。
常规设计验收组的名义负责人是刘建昆,实际负责人则是杨聪、李建明以及孙梦飞,三个人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飞机设计专家,他们加在一起可以说,就是国产战机的半边天,足以见得刘建昆以及航空集团,对战鹰-1设计报告的重视。
在一段时间对报告、详细设计书的研究后,他们都对战鹰-1有了细致化的了解,剩下的就只是各部分计算、论证工作。
比如,襟翼。
襟翼的设计需要计算的是,襟翼在平展时能给战斗机提供的向上动力参数,以及各状态本身设计会造成的阻力。
其他部分也差不多,都是计算设计本身的具体参数,相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高难度算法,常规论证相对简单的多,大部分都是计算内容,就算很难计算的部分,也可以详细进行论证。
所以常规部分验收工作,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
这天是分配工作阶段。
验收组完成了对设计整体的论证,剩下的就是各部分设计详细的论证和计算,就可以下放到各个小组进行了,每个小组都会负责一部分设计的论证、计算工作。
这是保密性的考虑。
只有验收组的核心人员、领导层,才能见到全部的设计报告,普通参与验收的人员,就只能见到负责的一小部分设计内容。
事实上,就算是核心人员、领导层,也不一定能拿到全部的报告。
常规部分验收组就只能见到战鹰-1设计的部分,不能拿到‘智能控制系统’的报告,两者是被直接分开的,全部都能见到的就只有领导层,详细来说就只有刘建昆一个人,其他即便是副总经理、总设计师,只要和验收无关的人,也不可能看到任何报告。
刘建昆全权负责验收工作,会听取飞机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两个验收组报告的结果,最终召开会议公布验收结果。
但是验收工作的过程,刘建昆就不参与了,主持详细论证工作分配会议的,也是几个顶级的飞机设计师。
杨聪是实际上的第一负责人,李建明和孙梦飞则是副手。
工作会议很快结束。
各个小组都拿到了负责部分的设计,就回到各自工作的地方分配任务了。
杨聪、李建明和孙梦飞还留在会议室里。
李建明的旁边坐着雷勇,他们都是沈城飞机研究所的;孙梦飞的旁边坐着鲍恩红,他们则来自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雷勇和鲍恩红就是过来‘出差’,辅助回答一下验收组的提问,和验收组进行一些设计上的交接,他们也会全程旁观验收工作,以便遇到什么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沟通。
两人是战鹰-1设计的实际参与者,杨聪、李建明和孙梦飞都没有在意,就直接谈起了战鹰-1 的设计问题。
李建明连声感叹,“在来之前,我总是想着战鹰-1设计问题肯定很大。赵院士很天才,谁都承认,但也太快了……”
“是啊,太快了!”孙梦飞也跟着感叹,他看向了鲍恩红,“我感觉你才刚过去。”
鲍恩红诚恳的摇头道,“赵院士确实……很难理解,大部分都是他独自完成,我和雷勇都没帮上什么。”
雷勇也认可的点头。
李建明继续道,“我看了全部,这是先进到连想象都没有的设计。在看之前,想象不出来,我大脑里都没有这些东西。”他说着叹气道,“真是,心服口服啊!我现在都想直接申请,停止J-31设计研发项目。没必要了。”
李建明的话说进了杨聪、孙梦飞的心里,验收工作到现在进行了一半,别说是设计的对错了,单单是他们看到的整体构架、各部分设计细节,就有种‘不敢想象’的感觉。
好多部分的设计内容,他们只感觉是‘想不出来’。
接下来几人谈起了设计灵感。
“在尾翼的部分,根本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设计,找不到参考的东西。”李建明说道,“还有进风口,三进风口倒是能想象,可闭合的上进风口,我想到也不敢设计。”
“是啊。”
孙梦飞认可道,“折叠机翼,别开玩笑了?我刚看到这个设计,真是……脑子一片空白,机翼……折叠?科幻电影里有这样的吗?”
杨聪笑着摇摇头。
他比两人看到设计的时间都早,感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还是无法想象,能做出这样的设计,他有些想不明白。
主要是,灵感来源。
正常来说做飞机设计,都需要很多的参考资料,倒不是说‘模仿、抄袭’之类,而是没有资料可参考,就很难直接去做设计,深入去思考的话,其实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人类的思考都是有基础的,比如,知道雪地的样子就可以想象南极。
但是,如果不知道呢?
古代生活在赤道线的人类,怎么能想象出南极是什么样子呢?他们连雪的没有见过!
知识、见识才是想象的基础,有基础才能进行扩展,而灵感也可以说,就是基础的扩展、也肯定会是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就像是文字一样,有‘灵’有‘感’两个字,才能组合在一起叫做‘灵感’,缺少了其中一个字,就不会有词语‘灵感’了。
所以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赵奕能想到这些设计。
赵奕确实是拿到了一些设计资料,但他拿到的资料肯定没有他们见过的多,可他的设计却远远超出的资料范畴,有的部分甚至和已知资料完全无关,就比如折叠机翼,怎么想到的?
怎么论证的?
为什么会做出设计折叠机翼的决定?
等等。
这些是杨聪几人完全不理解的,他们感叹着讨论好几句,才想到还有其他人。
李建明开口问向雷勇,“雷勇,你知道赵院士的灵感来自哪里吗?”他担心雷勇不理解,还详细的解释道,“比如,折叠机翼的设计,是怎么想到的?看了哪些资料,或者……”
“我知道?”
“啊?”
“我知道。”雷勇肯定的点头,还补充了一句,“鲍恩红也知道。”
“是吗?来自哪里?”
雷勇忽然走到一边,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了一份文件,文件最上面的一页是个玩具飞机模型照片,他把那一页放在桌上,给李建明、杨聪等人看,随后道,“就是这个啊!”
“对!”
鲍恩红也点头道,“赵院士最初的灵感,就是这个玩具飞机模型。”
“——??”
“……??”
“!!!?”
杨聪、李建明以及孙梦飞互相看看,再仔细对照现在的设计,发现确实有一些地方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赵奕的灵感,真的是来自一架玩具飞机模型?
这……
“或许应该买一些科幻电影的飞机模型、宇宙飞船模型之类的,扩展一下思维想象空间,就能做出更好、更高端的设计?”
三人忍不住琢磨起来。
‘智能控制系统’验收组,里间的一个小办公室。
刘贺敏正对着笔记愁眉苦脸。
他本来以为有了赵奕提前的讲解,就会很快把‘智能控制系统’摸透,真正做研究的时候才发现,想得实在有些太简单了。
笔记上大部分内容,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是赵奕讲的内容不对,而是讲的大部分都是介绍了只能控制系统大体设计思路、流程,并说了一些他认为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在听赵奕讲解的时候,刘贺敏觉得是很正常的,因为正常的讲解都是如此,先是大体的做个介绍,随后就细节化的说重点、难点的。
现在对着报告、代码做研究的时候,他就发现问题还是很大,最主要是讲解的不够细致,以至于他对于各个算法包,详细的计算、设计思路都是一片茫然,对于核心算法也只是知道作用,根本不明白具体的原理。
刘贺敏倒是没有责怪赵奕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小看了‘智能控制系统’,怪不得航空集团都要找科学院软件所援助,以报告和代码的复杂性,短时间是根本理解不了的,有些晦涩的算法程序,只一个大致的思路就要理解好半天。
刘贺敏心里直呼准备不足,也知道是没有办法的。
在来到航空集团以前,赵奕不可能给他看源代码,最多对着屏幕简单说一下研发思路,讲解一些重点的算法,就算是这样都已经涉及到‘违规’,也就是因为‘智能控制系统’是赵奕设计的,再加上他是科学院信息学院士,参与过好多国家项目,并且即将到航空集团辅助‘智能控制系统’的验收工作,才勉强算是说的过去。
赵奕能做的都做了。
但这些远远不足以让刘贺敏快速理解报告和代码,最有难度的是‘智能控制系统’核心算法,他能做到的就只是‘找到核心算法结构’,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核心算法的详细内容。
其实刘贺敏不知道的是,赵奕比他想象中的要尽力的多。
赵奕是完全相信刘贺敏的,他知道刘贺敏不是欺骗自己,因为他能用《因果律》进行检测,知道刘贺敏确实是要辅助航空集团做验收工作,才尽努力去做讲解。
但是赵奕给人讲解有个问题是,他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难。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在其他人看来,有些位置的算法晦涩难懂,但换做是赵奕则是非常轻松,一个《联络率》就能直接出过程,他根本不用费脑子,直接打出来就好了,因为牵扯的代码太多,有些地方连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别更说给别人说难点了。
所以给刘贺敏做讲解的时候,赵奕真的是尽心尽力,连续说了好几个小时,但他说的有些地方,在刘贺敏看来很容易理解,结果刘贺敏就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难度,做出了有偏差的判断。
现在刘贺敏只感觉很无奈,笔记上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好在还是有一些地方有用,比如对算法包整体的描述。
他对照着报告去理解,也详细的知道了整体构架,以及每个算法包的具体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也稍稍感到轻松一些。
“先了解整体构架,然后细分,详细的进行理解。”
“这个方法也可以。”
“但是核心算术……”刘贺敏打开了报告对照源代码,仔细看都觉得很头疼。
……
两天后的上午,刘贺敏带着疲惫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走到窗前看先窗外的风景,适当休息一下喝了杯茶水。
郭金华也正巧放下工作,他走过来问道,“刘院士,有进展吗?”
“倒是有一点。”刘贺敏点头说道。
“说说看?”
旁边的人也支起了耳朵。
郭金华、邓敏容带队的小组,和刘贺敏的软件所团队,都是一起工作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理解‘智能控制系统’,到不需要每一行、每一列的去理解,去做详细的验证,只是验收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做,但每个算法包的功能都要运行检测,核心算法也一定要了解。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算法,只要弄明白了核心算法,涉及到具体的代码,其他只需要知道功能、大致浏览一下,一个个算法包则是运行调试,结果没问题就可以了。
刘贺敏轻抿了口茶水,把郭金华带到了办公室,就开始详细的讲解起来。
很快,邓敏容也来了。
郭金华和邓敏容一起听起了刘贺敏的讲解,他讲的是各个算法包具体的作用,哪些算法包构成了核心算法,以及核心算法具体是怎么运行的。
可以举例简单理解。
比如,智能控制系统是一头大象,源代码就是大象全部组成,细化到每一个细胞的结构、功能,再组成各个器官等等。
核心算法就是大象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验收组不需要搞清楚细胞是怎么构成的,但必须要知道核心算法的具体原理,但因为算法难度太高,他们根据报告也只能知道,大象有四条腿、一个大鼻子、两个忽闪忽闪的耳朵等等。
这些外在的报告中都有介绍,但牵扯到内在的系统,报告不可能全部详细的写出来,有些内容还是要靠个人理解。
现在刘贺敏就在阐述大象的内部系统构成,但他知道的也只限于‘哪一部分是消化系统’、‘哪一部分是神经系统’等等,具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是怎么构成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尽管如此,刘贺敏的讲解也让郭金华、邓敏容惊为天人,因为他们研究了很长时间,也只理解到那些算法包是核心算法,并没有能划分的这么细致,没想到刘贺敏来了仅仅两、三天,就已经搞懂了核心算法的大体工程。
“不愧是信息学院士啊!”
郭金华心里感叹着,“仅仅两、三天时间,比我们研究很久了解的还深入。”
邓敏容也想着,“刘院士果真有水平,怪不得刘总亲自到软件所去请人。”
“按照这个速度来说,整体验收也不了多长时间了。”
郭金华、邓敏容对刘贺敏的能力水平,都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他们索性也完全放开了,开始问起刘贺敏一些算法包的设计、功能问题。
这些都是他们理解的时候碰到的问题。
正常拉说刘贺敏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肯定已经完全弄懂了其他算法包的问题,但事实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当他们问起的时候,刘贺敏总是推说,“我还没有研究这个……”
“那个也没研究……”
“不清楚。”
“能理解、能理解!”郭金华、邓敏容没问出个结果,心里也感到很奇怪,“刘院士都知道核心算法的功能,为什么会对一些普通的算法包不了解呢?甚至有些好像没看过……”
“有点不太对吧?”
郭金华和邓敏容对视一眼,出了办公室谈了几句还是琢磨不透。
楼下,三层。
战鹰-1的常规设计验收组,工作进展非常的顺利。
常规设计验收组的名义负责人是刘建昆,实际负责人则是杨聪、李建明以及孙梦飞,三个人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飞机设计专家,他们加在一起可以说,就是国产战机的半边天,足以见得刘建昆以及航空集团,对战鹰-1设计报告的重视。
在一段时间对报告、详细设计书的研究后,他们都对战鹰-1有了细致化的了解,剩下的就只是各部分计算、论证工作。
比如,襟翼。
襟翼的设计需要计算的是,襟翼在平展时能给战斗机提供的向上动力参数,以及各状态本身设计会造成的阻力。
其他部分也差不多,都是计算设计本身的具体参数,相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高难度算法,常规论证相对简单的多,大部分都是计算内容,就算很难计算的部分,也可以详细进行论证。
所以常规部分验收工作,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
这天是分配工作阶段。
验收组完成了对设计整体的论证,剩下的就是各部分设计详细的论证和计算,就可以下放到各个小组进行了,每个小组都会负责一部分设计的论证、计算工作。
这是保密性的考虑。
只有验收组的核心人员、领导层,才能见到全部的设计报告,普通参与验收的人员,就只能见到负责的一小部分设计内容。
事实上,就算是核心人员、领导层,也不一定能拿到全部的报告。
常规部分验收组就只能见到战鹰-1设计的部分,不能拿到‘智能控制系统’的报告,两者是被直接分开的,全部都能见到的就只有领导层,详细来说就只有刘建昆一个人,其他即便是副总经理、总设计师,只要和验收无关的人,也不可能看到任何报告。
刘建昆全权负责验收工作,会听取飞机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两个验收组报告的结果,最终召开会议公布验收结果。
但是验收工作的过程,刘建昆就不参与了,主持详细论证工作分配会议的,也是几个顶级的飞机设计师。
杨聪是实际上的第一负责人,李建明和孙梦飞则是副手。
工作会议很快结束。
各个小组都拿到了负责部分的设计,就回到各自工作的地方分配任务了。
杨聪、李建明和孙梦飞还留在会议室里。
李建明的旁边坐着雷勇,他们都是沈城飞机研究所的;孙梦飞的旁边坐着鲍恩红,他们则来自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雷勇和鲍恩红就是过来‘出差’,辅助回答一下验收组的提问,和验收组进行一些设计上的交接,他们也会全程旁观验收工作,以便遇到什么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沟通。
两人是战鹰-1设计的实际参与者,杨聪、李建明和孙梦飞都没有在意,就直接谈起了战鹰-1 的设计问题。
李建明连声感叹,“在来之前,我总是想着战鹰-1设计问题肯定很大。赵院士很天才,谁都承认,但也太快了……”
“是啊,太快了!”孙梦飞也跟着感叹,他看向了鲍恩红,“我感觉你才刚过去。”
鲍恩红诚恳的摇头道,“赵院士确实……很难理解,大部分都是他独自完成,我和雷勇都没帮上什么。”
雷勇也认可的点头。
李建明继续道,“我看了全部,这是先进到连想象都没有的设计。在看之前,想象不出来,我大脑里都没有这些东西。”他说着叹气道,“真是,心服口服啊!我现在都想直接申请,停止J-31设计研发项目。没必要了。”
李建明的话说进了杨聪、孙梦飞的心里,验收工作到现在进行了一半,别说是设计的对错了,单单是他们看到的整体构架、各部分设计细节,就有种‘不敢想象’的感觉。
好多部分的设计内容,他们只感觉是‘想不出来’。
接下来几人谈起了设计灵感。
“在尾翼的部分,根本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设计,找不到参考的东西。”李建明说道,“还有进风口,三进风口倒是能想象,可闭合的上进风口,我想到也不敢设计。”
“是啊。”
孙梦飞认可道,“折叠机翼,别开玩笑了?我刚看到这个设计,真是……脑子一片空白,机翼……折叠?科幻电影里有这样的吗?”
杨聪笑着摇摇头。
他比两人看到设计的时间都早,感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还是无法想象,能做出这样的设计,他有些想不明白。
主要是,灵感来源。
正常来说做飞机设计,都需要很多的参考资料,倒不是说‘模仿、抄袭’之类,而是没有资料可参考,就很难直接去做设计,深入去思考的话,其实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人类的思考都是有基础的,比如,知道雪地的样子就可以想象南极。
但是,如果不知道呢?
古代生活在赤道线的人类,怎么能想象出南极是什么样子呢?他们连雪的没有见过!
知识、见识才是想象的基础,有基础才能进行扩展,而灵感也可以说,就是基础的扩展、也肯定会是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就像是文字一样,有‘灵’有‘感’两个字,才能组合在一起叫做‘灵感’,缺少了其中一个字,就不会有词语‘灵感’了。
所以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赵奕能想到这些设计。
赵奕确实是拿到了一些设计资料,但他拿到的资料肯定没有他们见过的多,可他的设计却远远超出的资料范畴,有的部分甚至和已知资料完全无关,就比如折叠机翼,怎么想到的?
怎么论证的?
为什么会做出设计折叠机翼的决定?
等等。
这些是杨聪几人完全不理解的,他们感叹着讨论好几句,才想到还有其他人。
李建明开口问向雷勇,“雷勇,你知道赵院士的灵感来自哪里吗?”他担心雷勇不理解,还详细的解释道,“比如,折叠机翼的设计,是怎么想到的?看了哪些资料,或者……”
“我知道?”
“啊?”
“我知道。”雷勇肯定的点头,还补充了一句,“鲍恩红也知道。”
“是吗?来自哪里?”
雷勇忽然走到一边,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了一份文件,文件最上面的一页是个玩具飞机模型照片,他把那一页放在桌上,给李建明、杨聪等人看,随后道,“就是这个啊!”
“对!”
鲍恩红也点头道,“赵院士最初的灵感,就是这个玩具飞机模型。”
“——??”
“……??”
“!!!?”
杨聪、李建明以及孙梦飞互相看看,再仔细对照现在的设计,发现确实有一些地方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赵奕的灵感,真的是来自一架玩具飞机模型?
这……
“或许应该买一些科幻电影的飞机模型、宇宙飞船模型之类的,扩展一下思维想象空间,就能做出更好、更高端的设计?”
三人忍不住琢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