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41 边关见闻震人心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买了火云果,太孙吴就好似开了个口子,竟是每家每户的商户都去逛了一圈,并对售卖之物大肆问价。
许多管事的,只将三人当做是来边关游玩的大家子,有叫价比往日高的,也有叫价如平日里一般,态度中都带了殷切。
太孙吴只问不买,这态度换了衣着简朴的农家人,想来是要招来一番讥讽,不过做生意的最为势力,见着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就是不买也要热忱上三分。
太孙吴倒是无所察觉,毕竟自幼他也只不过需在几人面前恭敬,平日里都是别人供着他。
萧安与陈十郎多出门子晃荡,却是将这些人的态度看在眼里。
等逛了一圈走到早准备好的客栈,太孙吴才与萧安及陈十郎道:“那盐粮都比京中要贵。”
京兆衙统管京中事,每季便制有米粮物价等上交户部,随后又公布于邸报之上,东宫自也得知这些,便是与太孙吴上课的老师,也偶尔说上一二。
陈十郎接口道:“边关苦寒,就是从鱼米之乡与出盐之地运送盐粮出来,一路关税,又焉有不贵之理。比不得京中,路途坦顺不说,做买卖的多大户人家下人,各处可得周转,自更便宜。”
萧安也道:“且京中内务府有皇商在,有货物伴随进京,自得便宜。”
皇商们供奉给皇家的贡品之外,少不得要顺路搭些自己的买卖,许多时都是能免去税赋的,这也是皇商们每三年争一回争得头破血流的缘由。
太孙吴点头,“小安之前说得并没错,这城中虽看着是热闹,然而穿着体面的多为商贾与官吏,路过的农家也老百姓到底是过得艰难。”
萧安回道:“边关物种稀少,土地物产不比江南丰盈,又有商贾往来买卖,若不出门做工为奴,日子就越见难过。那老头口口声声说商贾来了有好处,然而真得便宜的又哪得几人。盐价低了,可老百姓卖米粮的价也低了。就是那便宜的药草,平常百姓家还是多请得起游医,往山里自己挖药草熬煮药,真正看得起病的不过寥寥。”
陈十郎接过话道:“这般说来,那老人家说的米粮便宜了能让人吃饱,也不过便宜能买米粮吃之人?可农为本,须得买米粮之人,怕也不过这城中做些小生意的人家了。”
太孙吴心情沉重下来,“就是那老者所言,能去铺面做工赚取月银的,也多为十一二稚儿,与商贾引路护送的,在这边关里又能有几何?”
边关里人口稀少,又多军户,剩下庶民人家里,又有兵役在,能做工的男丁多也不满十四,等满了十四,却大多愿意从军了。说是商户带来了好处,然真能惠及到的也不过尔尔。
萧安良久后才道:“公子,这就是边关。”
人少物稀,却有一代又一代的军户们留在这里,驻守着边关,只为了护佑大庆的皇室、天下与百姓。
太孙吴这才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这江山的重量,不是在京中时以为的皇城中的那座金銮殿,也不是那些朝臣们的小心思,也不是帝王的疑心与野望,而是这万千百姓,这边关之要,重如泰山般沉。
“此行不虚。”太孙吴感慨道。
查三关军中内务、查魏侯谋逆一事真假,于他此时心中而言也不及这沿途的感悟百一。
万民艰苦,便是帝王之罪。
只柳贞听萧安说起太孙吴这般感慨,只嗤道:“若是落日城的百姓还苦,那他要去了六关,恐怕得哭得走不动路了。”
连三六九关里的三关在太孙眼里都算差了,更差的六关与九关那便不像是人过的日子了。
萧安道:“公子也是关心民间疾苦的人。”
她书读得少,然而也知道关心老百姓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柳贞又哼了一声,反正在萧安眼里,与她自幼相识的太孙吴就是日后该当皇帝的,他又何必多言,免得魏氏觉得自己心眼子小了。
回头萧安又与魏氏说到此事,恰太孙吴也在,魏氏就道:“三关里苦,也也比六关与九关里强。当年林夫人设商会,着商户与关外往来,也未必没做过好事。”
林氏早已没了诰命,然而魏氏却还是愿意这般称之,“她令商户只得雇佣当地的人家,边关退下的伤残人士能在商户的铺面中做工不用体力的重活,再教以他们谋生的本事。这一点,她的功绩却是不能抹灭。”
也是边关里消息堵塞,商户们许又有自己的心思,因此林氏被撸诰命之事竟是没有传出来,否则三关里受过她恩惠的不少,自也能引起不必要的震动。
实际上,就是魏氏踏足进落日城,就能明显感觉到许多商户、老百姓们对林氏及南阳侯归京的遗憾与忐忑。
只这些偶尔只言片语间的信息,不论是太孙吴还是萧安,到底年轻阅历太少,都是听不出来的。
“又有林氏不允夫君殴打虐待妻子,鼓励边关儿女读书之事等作为,她在这三关里威望不低。”魏氏又道。
上等人家里,少有丈夫殴打妻子之事,也无非是因被名声所束缚,可即便如此,女子嫁人后被殴打之事也并不少见,然而在三关里林氏能严管夫殴妻子之事,却是能得大多边关女子的敬意,这也是她在边关,即便是为妾,却也被人尊为夫人的缘故。
而皇帝送来的诰命,林氏自己许最为在意,但在旁人眼里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萧安不喜欢林氏,也不觉得林氏的与外夷通商有多大好处,然而魏氏说这两点,她也无法否认,林氏到底也是个有本事的女人。所以同样是妾,林氏在她眼里,到底也要比景王府的齐姨娘要更强些。
太孙吴以为萧安会像之前遇见老翁那般反驳,然见她竟是一脸默认之态,便知道此事为真,“可冒功之事?”
要他说,竟是这般的人物,冒功之事也有些怪命苦。
“公子莫不以为,我娘若是与父到边关,也不会做这些事?这又哪算得上是功绩。”萧安却是道。
三关里林氏真能管到的,也不过是借着南阳侯的身份插手军户之家,禁止军户里的当家的殴打妻子,就是遇着了这等事,因发生得太多,行恶者乃自己夫君名下将士,反到难以处理个痛快。
然而换了魏氏与萧安,却是会组建起一支娘子军来,就是换上几百个夫君,也不敢轻易动手,又哪需林氏这般调和,以势压人。
太孙吴见萧安追捧自己母亲的模样有些好笑,就有心逗弄,“想魏娘子当不会做与外夷通商之事罢。”
魏氏看了太孙吴一眼,并未说话。
而萧安正如他所料的开了口,“与外夷通商,商户们卖出去的产物,与进进来的产物相比如何?”
外夷能卖于大庆朝的东西实在是不多,无非是马匹牛羊之类,然而大庆朝卖出去的东西却多之又多,买少卖多,这表面上看是大庆朝占了便宜。
然而说到底也只是便宜了商户们,那外夷们舍不得了马匹牛羊,再给的金银宝石玉石一类石头的,多在商户手中,这些东西易为深藏避税,再卖往富贵之地,于国库可半点好处也无。
这一点太孙吴自然也想得到,他这一路看下来,看到了商户们的离家万里不易,也看见了商户们的暴利。
这时魏氏却也插了一句,“商户与外夷交易,倒是让三关里骏马充足,也并非全是坏事。”
与关外外族打仗,多为骑兵才得占优势,马匹便不得少,然大庆里的良驹又如何比得在关外草原上跑的。
一直被自己娘拆台的萧安瞪了魏氏一眼,扯着嘴角不想说话了。
魏氏难免要与太孙吴笑话,“她自幼被教得脑子简单,恨之欲之死,只见得到别人的坏处,却见不着好处,公子也莫怪。”跟这种人也学不了好,劳烦你离我女儿远一点。
脑子简单的萧安瞪得更狠了,太孙吴却是跟着笑了起来,“听魏娘子一席话,才知道我也想得简单了。”我也是个脑子简单的,也跟萧安一样要成长呀。
魏氏跟着笑了笑,又不再说话。内心里只有一句:萧安你个小崽子到底懂不懂男女之别!
魏氏的烦也并未烦多久,柳贞就寻了过来,见几人都在,也没避着人,让人将陈十郎也请了过来,便直言了,“公子欲查军中事,也可从这几家商户入手。”
陈十郎这才知晓自己跟着太孙吴是来干大事的,并非是陪着游玩,心中激动不已,只眼神炯炯的看着在场诸人。
纸张上的三户人家乃秦、苏、牛。
柳贞与其解释道:“这几家乃三关军中米粮供应人家。军户产出里多出的粮食,多为他们所收,置换为别物。其中利润,自然不菲,否则也没人愿意来做这门子生意。”
军户里的军田,也是要缴纳抽税的,比一般庶民低上两成,不过多收在当地库房中,当地官府与军户们衔接后上报户部充入国库,专用以本关服役兵士及军户上战场之时的供销。
这笔粮食,当地官府却无管辖之权,只在军中掌管钱粮的后备官手中调配,且只用半年与京中户部一报,说到底也就是在当地最高统帅的手中。
自买了火云果,太孙吴就好似开了个口子,竟是每家每户的商户都去逛了一圈,并对售卖之物大肆问价。
许多管事的,只将三人当做是来边关游玩的大家子,有叫价比往日高的,也有叫价如平日里一般,态度中都带了殷切。
太孙吴只问不买,这态度换了衣着简朴的农家人,想来是要招来一番讥讽,不过做生意的最为势力,见着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就是不买也要热忱上三分。
太孙吴倒是无所察觉,毕竟自幼他也只不过需在几人面前恭敬,平日里都是别人供着他。
萧安与陈十郎多出门子晃荡,却是将这些人的态度看在眼里。
等逛了一圈走到早准备好的客栈,太孙吴才与萧安及陈十郎道:“那盐粮都比京中要贵。”
京兆衙统管京中事,每季便制有米粮物价等上交户部,随后又公布于邸报之上,东宫自也得知这些,便是与太孙吴上课的老师,也偶尔说上一二。
陈十郎接口道:“边关苦寒,就是从鱼米之乡与出盐之地运送盐粮出来,一路关税,又焉有不贵之理。比不得京中,路途坦顺不说,做买卖的多大户人家下人,各处可得周转,自更便宜。”
萧安也道:“且京中内务府有皇商在,有货物伴随进京,自得便宜。”
皇商们供奉给皇家的贡品之外,少不得要顺路搭些自己的买卖,许多时都是能免去税赋的,这也是皇商们每三年争一回争得头破血流的缘由。
太孙吴点头,“小安之前说得并没错,这城中虽看着是热闹,然而穿着体面的多为商贾与官吏,路过的农家也老百姓到底是过得艰难。”
萧安回道:“边关物种稀少,土地物产不比江南丰盈,又有商贾往来买卖,若不出门做工为奴,日子就越见难过。那老头口口声声说商贾来了有好处,然而真得便宜的又哪得几人。盐价低了,可老百姓卖米粮的价也低了。就是那便宜的药草,平常百姓家还是多请得起游医,往山里自己挖药草熬煮药,真正看得起病的不过寥寥。”
陈十郎接过话道:“这般说来,那老人家说的米粮便宜了能让人吃饱,也不过便宜能买米粮吃之人?可农为本,须得买米粮之人,怕也不过这城中做些小生意的人家了。”
太孙吴心情沉重下来,“就是那老者所言,能去铺面做工赚取月银的,也多为十一二稚儿,与商贾引路护送的,在这边关里又能有几何?”
边关里人口稀少,又多军户,剩下庶民人家里,又有兵役在,能做工的男丁多也不满十四,等满了十四,却大多愿意从军了。说是商户带来了好处,然真能惠及到的也不过尔尔。
萧安良久后才道:“公子,这就是边关。”
人少物稀,却有一代又一代的军户们留在这里,驻守着边关,只为了护佑大庆的皇室、天下与百姓。
太孙吴这才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这江山的重量,不是在京中时以为的皇城中的那座金銮殿,也不是那些朝臣们的小心思,也不是帝王的疑心与野望,而是这万千百姓,这边关之要,重如泰山般沉。
“此行不虚。”太孙吴感慨道。
查三关军中内务、查魏侯谋逆一事真假,于他此时心中而言也不及这沿途的感悟百一。
万民艰苦,便是帝王之罪。
只柳贞听萧安说起太孙吴这般感慨,只嗤道:“若是落日城的百姓还苦,那他要去了六关,恐怕得哭得走不动路了。”
连三六九关里的三关在太孙眼里都算差了,更差的六关与九关那便不像是人过的日子了。
萧安道:“公子也是关心民间疾苦的人。”
她书读得少,然而也知道关心老百姓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柳贞又哼了一声,反正在萧安眼里,与她自幼相识的太孙吴就是日后该当皇帝的,他又何必多言,免得魏氏觉得自己心眼子小了。
回头萧安又与魏氏说到此事,恰太孙吴也在,魏氏就道:“三关里苦,也也比六关与九关里强。当年林夫人设商会,着商户与关外往来,也未必没做过好事。”
林氏早已没了诰命,然而魏氏却还是愿意这般称之,“她令商户只得雇佣当地的人家,边关退下的伤残人士能在商户的铺面中做工不用体力的重活,再教以他们谋生的本事。这一点,她的功绩却是不能抹灭。”
也是边关里消息堵塞,商户们许又有自己的心思,因此林氏被撸诰命之事竟是没有传出来,否则三关里受过她恩惠的不少,自也能引起不必要的震动。
实际上,就是魏氏踏足进落日城,就能明显感觉到许多商户、老百姓们对林氏及南阳侯归京的遗憾与忐忑。
只这些偶尔只言片语间的信息,不论是太孙吴还是萧安,到底年轻阅历太少,都是听不出来的。
“又有林氏不允夫君殴打虐待妻子,鼓励边关儿女读书之事等作为,她在这三关里威望不低。”魏氏又道。
上等人家里,少有丈夫殴打妻子之事,也无非是因被名声所束缚,可即便如此,女子嫁人后被殴打之事也并不少见,然而在三关里林氏能严管夫殴妻子之事,却是能得大多边关女子的敬意,这也是她在边关,即便是为妾,却也被人尊为夫人的缘故。
而皇帝送来的诰命,林氏自己许最为在意,但在旁人眼里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萧安不喜欢林氏,也不觉得林氏的与外夷通商有多大好处,然而魏氏说这两点,她也无法否认,林氏到底也是个有本事的女人。所以同样是妾,林氏在她眼里,到底也要比景王府的齐姨娘要更强些。
太孙吴以为萧安会像之前遇见老翁那般反驳,然见她竟是一脸默认之态,便知道此事为真,“可冒功之事?”
要他说,竟是这般的人物,冒功之事也有些怪命苦。
“公子莫不以为,我娘若是与父到边关,也不会做这些事?这又哪算得上是功绩。”萧安却是道。
三关里林氏真能管到的,也不过是借着南阳侯的身份插手军户之家,禁止军户里的当家的殴打妻子,就是遇着了这等事,因发生得太多,行恶者乃自己夫君名下将士,反到难以处理个痛快。
然而换了魏氏与萧安,却是会组建起一支娘子军来,就是换上几百个夫君,也不敢轻易动手,又哪需林氏这般调和,以势压人。
太孙吴见萧安追捧自己母亲的模样有些好笑,就有心逗弄,“想魏娘子当不会做与外夷通商之事罢。”
魏氏看了太孙吴一眼,并未说话。
而萧安正如他所料的开了口,“与外夷通商,商户们卖出去的产物,与进进来的产物相比如何?”
外夷能卖于大庆朝的东西实在是不多,无非是马匹牛羊之类,然而大庆朝卖出去的东西却多之又多,买少卖多,这表面上看是大庆朝占了便宜。
然而说到底也只是便宜了商户们,那外夷们舍不得了马匹牛羊,再给的金银宝石玉石一类石头的,多在商户手中,这些东西易为深藏避税,再卖往富贵之地,于国库可半点好处也无。
这一点太孙吴自然也想得到,他这一路看下来,看到了商户们的离家万里不易,也看见了商户们的暴利。
这时魏氏却也插了一句,“商户与外夷交易,倒是让三关里骏马充足,也并非全是坏事。”
与关外外族打仗,多为骑兵才得占优势,马匹便不得少,然大庆里的良驹又如何比得在关外草原上跑的。
一直被自己娘拆台的萧安瞪了魏氏一眼,扯着嘴角不想说话了。
魏氏难免要与太孙吴笑话,“她自幼被教得脑子简单,恨之欲之死,只见得到别人的坏处,却见不着好处,公子也莫怪。”跟这种人也学不了好,劳烦你离我女儿远一点。
脑子简单的萧安瞪得更狠了,太孙吴却是跟着笑了起来,“听魏娘子一席话,才知道我也想得简单了。”我也是个脑子简单的,也跟萧安一样要成长呀。
魏氏跟着笑了笑,又不再说话。内心里只有一句:萧安你个小崽子到底懂不懂男女之别!
魏氏的烦也并未烦多久,柳贞就寻了过来,见几人都在,也没避着人,让人将陈十郎也请了过来,便直言了,“公子欲查军中事,也可从这几家商户入手。”
陈十郎这才知晓自己跟着太孙吴是来干大事的,并非是陪着游玩,心中激动不已,只眼神炯炯的看着在场诸人。
纸张上的三户人家乃秦、苏、牛。
柳贞与其解释道:“这几家乃三关军中米粮供应人家。军户产出里多出的粮食,多为他们所收,置换为别物。其中利润,自然不菲,否则也没人愿意来做这门子生意。”
军户里的军田,也是要缴纳抽税的,比一般庶民低上两成,不过多收在当地库房中,当地官府与军户们衔接后上报户部充入国库,专用以本关服役兵士及军户上战场之时的供销。
这笔粮食,当地官府却无管辖之权,只在军中掌管钱粮的后备官手中调配,且只用半年与京中户部一报,说到底也就是在当地最高统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