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 126 章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萧安大胜归来,太孙还只得见了她一面,说了几句话,就再得知萧安还要往胡马关去。
简直就是胡闹,太孙心里是真这么认为的。
“胡马关有萧家跟乌家在,三万人马已经足矣,你还往胡马关去做什么!”太孙在军营里将萧安拦住了问。
萧安却是从衣襟里掏出了一个哨子,“我回来的路上没事儿削的,你要没事儿就吹着玩儿,笙那个太复杂了,等有时间我去琢磨琢磨,再给你做一个来。”
这是把他当小孩子打发了,太孙接过萧安递给他的口哨,正与萧安再说话,萧安已经跑着去上了马,带着人出了军营。
魏氏也跟在了萧安的身后,倒是把柳贞留了下来。
柳贞的身上有伤,且还不轻,骨折了,等回了风吼城才找了大夫重新正骨,此时吊着左手,在一边目送萧安等离开。
太俗回头就看见柳贞竟是没去,逮着人就道:“柳先生怎的不拦着小安?”
还亏他真以为柳贞对萧安有多好,结果也没见他多说一句。
柳贞却是没跟太孙客气,“这天下间,要是心疼人就不让人上战场,这三六九关谁人来守?公子心疼小安,也还请心疼心疼这三关的百姓。”
他不心疼萧安?那就是笑话。可萧安跟三关比谁轻谁重?萧安跟萧安的心愿比,谁轻谁重?
堵了太孙的嘴,柳贞才往魏九重处去,萧安又上战场,他也有自己的事儿要做,不是留在风吼城享清福的。
就是胡马关不差萧安那点子人,萧家也还缺个主事的呢,要让萧家别的人趁机在萧家军里立了起来,这才是白瞎。
太孙捏着萧安送他的口哨,回了自己的营帐。
陈十郎在一边跟着,见太孙情绪低落,就劝道:“萧安能斩敌首一万,公子还怕她吃亏?只管放心好了,等胡马关打完了,她自然就回来了。”
太孙摇头,却见张公公进了营帐,就先将此事放下,道:“将军府中可处置完?”
张公公点头,“已全部收押,着人看管。”
太孙就道:“那就好。”
胡马关的刘家男丁被萧家下手一个利落,后院女眷们自然只得被送回来,也刚好跟将军府里的一道关着,毕竟衙门大牢里已经挤得装不下人了。
此事太孙让张公公全权负责,看着刘家人落魄的模样,想来张公公心里也能高兴一些。
张公公也的确是高兴,就跟太孙道:“我回军营之时,在途中瞧着萧安带着兵往外走,这是要往胡马关?”
太孙叹气道:“回来也不过休息一日,就又走了,都还没来得及问她可有受伤。”
张公公见太孙一脸担忧,就道:“我瞧着魏娘子也在,魏娘子是当母亲的,当是不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受伤还不管。”
太孙也只能这样想了,与张公公说到萧安的军功,“斩敌一万,也算是大功一件了,也不知朝廷会如何封赏,说是封个爵位也没问题才是。”
请功的折子还未上,此前送往京中的乃是军报,不过大致说了一下一台关的战况与杀敌总数,要论军功,只怕得在战事完了之后。
张公公倒是觉得此事不会有多久,“一台关大胜,胡马关这边才是久战。朝廷里为了激励边关将士,萧安带去的人也都会有封赏会尽快送来。是封爵还是封诰,朝廷总会拿出个说法出来的。”
朝廷里得到萧安大胜,斩敌一万的军报之时,的确是轰动了。
南阳侯府还被围着,南阳侯府的女儿在边关就立了大功了,这事儿还得要合计合计。
萧安一介女子,就算是带着人杀了一万敌人,在朝廷上的官员们,基本上都有一个默契,就是没打算按规矩给萧安封个爵位来,最低等的子爵都没想过。
倒是有人提出来,“陛下,南阳侯府待罪在身,萧安此行正好功过相抵了。”
这一位更绝了,京中谁不知萧安是在魏家长大的,这是让萧安白忙活了一场。
好在朝廷里还是有脑子清醒的,立马出列道:“陛下,萧安杀敌有功,如今胡马关战事又起,正是该大封以激励军心之时。虽然此功不足以封爵,然可按旧例,赐萧安诰命,也可再封一军职,以安其心。”
这一位也不想萧安封爵,建议按旧例来,用诰命来封就够了。
只是这旧例是谁?不就三关的林氏,后来还被皇帝把诰命给削了。
也是大庆的诰命并非只是由夫与子与女子请封,女子想得诰命还有一些旁的法子,这才让朝廷上的官员们有了可趁之机,好来打压萧安。
萧安的功绩能与林氏的一样?就是萧安的外祖母,当年也是实打实封的将军,领的实职。
如今朝廷上这些人嘴里这么说,心里都明白,所以才一致想要阻拦萧安封爵。
原因只有一个,谁让萧安是女人?
因为是女人,当初萧安的外祖母军功再高,也被自己夫君为了不让朝中说嘴一压再压,压不下去之后才请封;因为是女人,萧安就算杀敌一万,朝中也没人愿意哪朝一日与一个女人并列朝堂。
身为女人,就成了原罪了。
朝廷里吵得厉害,却为的是如何能够合理的能够压下萧安该得的爵位。
此事传到景王府中时,已经是官员们散朝之时。
景王妃萧静听到这些消息,先是让人拿了历书来看,然后难得的让人准备了进宫的服饰。
她还在守孝,穿戴并不算艳丽,然后才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皇宫。
到了皇宫外,还得给后宫的皇后递上帖子,等皇后召见。
皇后哪不知道萧静为何而来,景王妃的妹妹立了大功,朝中正为如何封赏争得正起,她是不好不见景王妃的。
等萧静得见了皇后,却是压根儿没提萧安的事情,反而道:“儿媳今日在家中听得锦绣念起了母后,说是想念母后了,就厚颜来宫里一回,叨扰母后了。”
锦绣郡主之前养在皇后身边有几日,后来景王出事回到府中,然景王妃每每进宫,还依然会带着孩子进宫来见皇后。
皇后也是真心喜欢锦绣,等着两个孩子给自己磕头行礼后,赶紧让人起身,又让人赐坐,道:“要喜欢,在皇祖母这住一段时日就是。锦绣可觉得好?”
锦绣如今才不过几岁,又与过继来的哥哥玩得正好,虽是想要亲近皇后,然而又舍不得自己的小伙伴,扑在皇后怀里道:“哥哥也跟锦绣在一起吗?”
一个人对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孩子最清楚,虽这个孩子并不是皇帝中意的,不过皇后也发现景王妃的眼光也不差,见过几回礼数也不差,可见教养也用心。
不过到底不是皇帝的亲孙子,皇后也不会没事儿做些不招皇帝喜欢的事情,就道:“唉,原来是有了哥哥就忘了祖母了。”
锦绣忙摇头,“没有、没有,锦绣今天也想祖母了,昨日也想了,再昨日也想了的!”
皇后笑着把人抱在了怀里,乐呵呵道:“哎!知道我们锦绣是个有孝心的。天天都想祖母,祖母也天天想锦绣呢。”
坐下下首的萧静知道皇后的意思,只牵着便宜儿子的手,在他手心捏了捏,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关怀他的,免得吃自己妹妹的味儿、
皇后就再跟萧静道:“你一个人看着两个孩子,整日关着门在王府里,没事儿多来皇宫里见见我跟淑妃也好,总比一个人闷着。”
皇后当然不会觉得景王妃会跟景王情深意重,关着们在思念怀念景王,不过景王死了,两个孩子守孝得三年,景王府也不好办个花会之类的,皇后也还是担心景王妃的日子无聊。
这话本也是每回进宫都说的,萧静是关了景王府的门谁都不见,不过进宫的次数却不少,就笑着道:“多谢母后心疼儿媳。”
皇后就喜欢景王妃这性子,就是进宫里来,也只是说说话,没别的事叨扰人,就道:“淑妃也惦记着你们母子几人,这皇宫里啊,念着你们一家子的,可不只有我一个。”
一副吃醋了的口吻。
淑妃当然是惦记着两个孩子,不过萧静忌惮她得很,担心她把野心放在了过继来的孩子身上,因此并不怎的带孩子去见淑妃。
也是因这一点,皇后对景王妃越看越满意,只可惜当然这么好一个姑娘,倒是被景王给糟蹋了。
因景王妃不说萧安的事情,皇后就先开了口,“你在府里,可知道你妹妹在一台关大捷之事?”
景王妃要是说不知道,那必然就是对皇后不够坦诚了,毕竟有些事情彼此心里也清楚。
萧静笑着道:“听说了,还吓了儿媳一跳呢。萧安那性子跳脱,去边关是去对了,可这杀敌一万,儿媳是怎么都不信的。就是有,该也是别人的功劳,她一个丫头片子,在京城里打架是行,打仗可是另外一回事儿。”
皇后听得一笑,“你看看,连自己亲妹妹都不信!”
萧静这才佯装认真道:“这莫不是还是真的?不是京城里那些说书先生骗茶水钱啊?”
皇后听得哈哈大笑,“你啊,你那张嘴!还好你妹妹不在,不然可得恨死你了。”
萧静也遮嘴一笑,就听得殿外传来皇帝的声音。
“梓潼是遇到什么开心事儿了?”
皇帝因看折子看得累了,想着今日本就该到皇后的宫里来,就想着提前来跟皇后说说话,轻松轻松。
哪知道还没进门,就听见了皇后的笑声,可见是高兴得很。
又知道景王妃今日来见了皇后,就以为是景王妃带了外面的趣事儿进来。
“梓潼不必多礼。”皇帝将皇后的手一抬,两人就并列而行了。
“老二媳妇你也起来吧,两个孩子也别多礼了。”皇帝道。
有个孩子不是自己喜欢的,不过皇帝也没小心眼到半眼都不想见到人,带着皇后一路走到主座上,皇帝才道:“瞧你们高兴的,是听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说来也让朕高兴高兴。”
皇后又把之前的事说给了皇帝听,“就你这个老二媳妇,天天关着门,连点消息都不知道,还以为她妹妹那事儿,是有人让茶楼的说书人编排的呢!”
皇帝听了倒是没笑,只是道:“老二媳妇不信自己妹妹?”
萧静道:“臣妹自幼远离家中,一直在外祖父身边尽孝,我们姐妹感情向来极好,是血缘天性。不过这杀敌之事……萧安在京城这几年除了打架也没干别的事儿,不是儿媳不信,是不知从哪信着走呢。”
皇帝却是道:“就是此事不信,三年前斩下图海王幼子之事也不信?”
“这儿媳是信的,为此妹妹还昏迷了半月,外祖父无法才送往京中来。哪知道妹妹命大,在路上就醒了,回来养了两三个月就跟没事儿一样,谁都看不出来受过伤。也是佛主保佑!”萧静双掌合十道。
皇帝信道,想长命百岁,景王妃却是信佛,两人要论这个,永远都不可能说到一块儿。
不过景王妃不过是说了句佛主保佑,皇帝也没闲心来计较,就道:“别人不知,可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二媳妇你不信,倒也不奇怪。不过此事乃边关传来的军情,必然不会有假。杀敌一万,自身只带了三千精兵,你妹妹此番是立了大功了!”
萧静回道:“也是众将士齐心齐力,天佑大庆,陛下可别夸她了,要传进她耳朵里去,可不得飘飘然的飞起来。”
皇帝也哈哈大笑起来,他见萧安的时候也有,那是个活泼的性子,见萧静并不替妹妹居功,可见还是不怎的相信,就叹道:“她在你外祖父身边长大,与你们是大不同的。”
其实萧静说了这么多,想要的也不过是这句话,她哪不信萧安能杀敌一万,就是哪天说萧安逐敌三千里,建立了不世功勋她都信,不过是这世上总是有了那么些人见不得人好,她才不得不筹谋。
“回陛下,的确是不大同。她那性子就跟男孩子似地,也没人管得了。我娘当初还说把人送回边关里去,随便找个人发嫁了,她爱怎样就怎样。哪知道还真有上场杀敌的时候。”萧静笑着道。
与皇帝说了一会儿话,萧静就趁机先告了退。
该说的也都说了,自己的外祖父能让皇帝记起当初的情谊,图海王幼子之事能让皇帝记起萧安因年幼被压下去的军功,自己假装的不信,恰能激起皇帝以为别人不信自己武治的不满。
如此,她能为萧安做的,也都做了,也只看效果如何。
而皇后宫中,等着萧静走后,皇帝才叹道:“边关里,有人打了胜仗,可朝廷里,却在琢磨着怎么压人的功。”
皇后道:“萧安这孩子,也是因身份被拖累了,要是个男孩子,此时朝中只怕就在议论该封什么爵位了。”
皇帝道:“他们只当自己有本事的很,看不起女人,不屑与女人为伍,可我当皇帝的,只要臣子有用,我在乎这个人是男是女?连一个女人都容不下,可见心胸之狭隘。”
满朝文武都被皇帝下了一个定语:心胸狭隘。
其实就如皇帝所言,他管着这万里江山,男人女人,只要有用就好,其他的对他而言,并无差别。
皇后就道:“陛下这一说,我就想起魏侯的夫人了。当年也不容易呀,可惜最后战死沙场,也没能享过一天的福。”
皇帝何曾没想到过这些,要换别家的姑娘,他许不会想这么多,能压就压了,女人就该乖乖嫁人生孩子嘛。
可萧安是魏侯的亲外孙女,又是被魏侯亲手带大,十一岁建功,十五岁又建功,这各种因素合起来,皇帝就不太想委屈萧安了。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多疑的帝王而言,萧安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姑娘,姑娘的野心又哪比得过男人?况还是个头脑简单的。
因此太孙在风吼城中接到封萧安为永定侯之的圣旨之时,还有些愣住了。
不说朝廷里对萧安女子的身份肯定会有异议,就是萧安的一万敌首,按照规矩,也最多不过是封到伯爵。
这侯爵,实在是太重了。
但也不是多重,虽是封了侯爵,然而只是轻爵。轻爵只得一代,也无皇家赐下的祭田,不过是多份俸禄而已。
太孙收了圣旨,请张公公与前来传旨的太监应酬去,自个儿回了营帐看着手中的圣旨叹气。
封了侯,他这要娶萧安就是更难一点了?
因为没听说过,皇孙能娶臣下的
太孙担心自己娶不到媳妇,而魏九重却操心在了这个爵位上,与小叔魏照盛道:“永定侯、永定侯!陛下是要萧安永定边关了!”
这说得比较含蓄,直白一点的说法就是,要萧安一辈子都得在边关里,为大庆边关生为边关死。
他们都以为朝中定然会压萧安的军功,许只能捞上一个实职,这也是萧安想要的,只是没想到皇帝能压下朝臣,也比朝臣的心更狠。
就是萧安手中有兵,对南魏也有好处,然而魏九重也没想过萧安一辈子在三关里。文臣老了还能请辞归田,回去享一享儿孙福,萧安就只得死在边关,也实在是太不公平。
魏照盛却是道:“这也是陛下的信任。”
魏九重心里道,皇帝的信任,从来都是给替他死的人准备的。当初魏侯是,如今萧安也是了。
不过圣旨已发,没得说不要的,不要就真没得了,说不得还得引帝王疑心、
魏九重只得说到别的,“想来圣旨当将送胡马关,以励军心。”
如今萧安要写请功折子,还得先受了军职跟侯爵,然后再写,不过此时六关的三千精锐又在胡马关上了战场,说不得也要等胡马关战事完了之后,萧安才得动笔。
所以皇帝的封赏还只落在了萧安身上,其他人的还等着萧安再报上去,但犒劳三军的事情皇帝也没落下,胡马关传旨太监是必然要去的。
还有给守着胡马关的将士们看一看皇帝的心意,干得好就跟萧安那样,是能升官发财的。
只是次日,跌破了众人下巴的是,太孙竟是要亲近与圣旨一道前往胡马关。
这其中意义自然不用多说,然而知道的人却清楚太孙是为谁去的。
简知府其实是最怕的人,就差跪在太孙面前哭了,“公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公子身份贵重,不宜冒险啊!”
胡马关已经打了将近一个月了,停停歇歇的,就是有萧安在,在对方不退之下也没辙,六关里虽然有援兵,然而蛮夷们也是在越积越多。
问题出在哪,却少有人知道。
知道的萧安却是才打退了蛮夷的一波攻击,实在累极,回胡马关里躺着了。
萧安下了魏氏上,魏氏乃是南阳侯曾经的元配,又跟萧安一道,在胡马关出战这些回下来,在萧家军里已经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威信。
当然,萧家军还是更信萧安一点,毕竟血缘身份摆在的那。
萧安躺在躺椅上,一边吃着冷硬馒头,一边跟张传道:“蛮夷来得越来越多了。”
张传因受了伤,一直在胡马关里歇着,闻言就道:“蛮夷几百个部落,越来越多,总得有个理由。图海族再厉害,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笼络到。”
萧安喝了口水,把嘴里的东西吞了下去,才道:“自然是风吼城里关了商道了。”
张传明白过来,“小将军的意思是?这商道日后是开还是不开?”
萧安道:“有太孙在,开不开,也是陛下的事情了,日后这件事边关里的谁也别想做主。”
张传想了想,道:“这与小将军并非好事,通商之富,难以计算。”
萧安跟张传道:“你这么想,别人也会这么想。”
张传就道:“小将军并不想关闭商道?”
萧安对三关与蛮夷通商之事,一直颇有意见,哪知商道要关,心里也不愿意。
张传猜出了萧安的想法,“大庆已经露富于外,然后关上门不给人好处了,只怕三关日后比六关受到蛮夷的攻打会更多。”
能换东西自然是好的,虽然换了也要打仗,但能换东西就能少打仗,但要是不能换了,于蛮夷而言,自然就是继续抢了。
三关十来年的太平,多少还是令其他两处羡慕的。
萧安点了点头,“最好还是要继续的。”
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得封了爵位,皇帝希望她这辈子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三关里,给他老人家卖命。
只塞饱了肚子,就回了自己暂时住着的院子里,让人点了炭火,换了衣服睡了。
等明日,说不得蛮夷还地来犯,她实在是有些累了。
从萧安大胜归来,太孙还只得见了她一面,说了几句话,就再得知萧安还要往胡马关去。
简直就是胡闹,太孙心里是真这么认为的。
“胡马关有萧家跟乌家在,三万人马已经足矣,你还往胡马关去做什么!”太孙在军营里将萧安拦住了问。
萧安却是从衣襟里掏出了一个哨子,“我回来的路上没事儿削的,你要没事儿就吹着玩儿,笙那个太复杂了,等有时间我去琢磨琢磨,再给你做一个来。”
这是把他当小孩子打发了,太孙接过萧安递给他的口哨,正与萧安再说话,萧安已经跑着去上了马,带着人出了军营。
魏氏也跟在了萧安的身后,倒是把柳贞留了下来。
柳贞的身上有伤,且还不轻,骨折了,等回了风吼城才找了大夫重新正骨,此时吊着左手,在一边目送萧安等离开。
太俗回头就看见柳贞竟是没去,逮着人就道:“柳先生怎的不拦着小安?”
还亏他真以为柳贞对萧安有多好,结果也没见他多说一句。
柳贞却是没跟太孙客气,“这天下间,要是心疼人就不让人上战场,这三六九关谁人来守?公子心疼小安,也还请心疼心疼这三关的百姓。”
他不心疼萧安?那就是笑话。可萧安跟三关比谁轻谁重?萧安跟萧安的心愿比,谁轻谁重?
堵了太孙的嘴,柳贞才往魏九重处去,萧安又上战场,他也有自己的事儿要做,不是留在风吼城享清福的。
就是胡马关不差萧安那点子人,萧家也还缺个主事的呢,要让萧家别的人趁机在萧家军里立了起来,这才是白瞎。
太孙捏着萧安送他的口哨,回了自己的营帐。
陈十郎在一边跟着,见太孙情绪低落,就劝道:“萧安能斩敌首一万,公子还怕她吃亏?只管放心好了,等胡马关打完了,她自然就回来了。”
太孙摇头,却见张公公进了营帐,就先将此事放下,道:“将军府中可处置完?”
张公公点头,“已全部收押,着人看管。”
太孙就道:“那就好。”
胡马关的刘家男丁被萧家下手一个利落,后院女眷们自然只得被送回来,也刚好跟将军府里的一道关着,毕竟衙门大牢里已经挤得装不下人了。
此事太孙让张公公全权负责,看着刘家人落魄的模样,想来张公公心里也能高兴一些。
张公公也的确是高兴,就跟太孙道:“我回军营之时,在途中瞧着萧安带着兵往外走,这是要往胡马关?”
太孙叹气道:“回来也不过休息一日,就又走了,都还没来得及问她可有受伤。”
张公公见太孙一脸担忧,就道:“我瞧着魏娘子也在,魏娘子是当母亲的,当是不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受伤还不管。”
太孙也只能这样想了,与张公公说到萧安的军功,“斩敌一万,也算是大功一件了,也不知朝廷会如何封赏,说是封个爵位也没问题才是。”
请功的折子还未上,此前送往京中的乃是军报,不过大致说了一下一台关的战况与杀敌总数,要论军功,只怕得在战事完了之后。
张公公倒是觉得此事不会有多久,“一台关大胜,胡马关这边才是久战。朝廷里为了激励边关将士,萧安带去的人也都会有封赏会尽快送来。是封爵还是封诰,朝廷总会拿出个说法出来的。”
朝廷里得到萧安大胜,斩敌一万的军报之时,的确是轰动了。
南阳侯府还被围着,南阳侯府的女儿在边关就立了大功了,这事儿还得要合计合计。
萧安一介女子,就算是带着人杀了一万敌人,在朝廷上的官员们,基本上都有一个默契,就是没打算按规矩给萧安封个爵位来,最低等的子爵都没想过。
倒是有人提出来,“陛下,南阳侯府待罪在身,萧安此行正好功过相抵了。”
这一位更绝了,京中谁不知萧安是在魏家长大的,这是让萧安白忙活了一场。
好在朝廷里还是有脑子清醒的,立马出列道:“陛下,萧安杀敌有功,如今胡马关战事又起,正是该大封以激励军心之时。虽然此功不足以封爵,然可按旧例,赐萧安诰命,也可再封一军职,以安其心。”
这一位也不想萧安封爵,建议按旧例来,用诰命来封就够了。
只是这旧例是谁?不就三关的林氏,后来还被皇帝把诰命给削了。
也是大庆的诰命并非只是由夫与子与女子请封,女子想得诰命还有一些旁的法子,这才让朝廷上的官员们有了可趁之机,好来打压萧安。
萧安的功绩能与林氏的一样?就是萧安的外祖母,当年也是实打实封的将军,领的实职。
如今朝廷上这些人嘴里这么说,心里都明白,所以才一致想要阻拦萧安封爵。
原因只有一个,谁让萧安是女人?
因为是女人,当初萧安的外祖母军功再高,也被自己夫君为了不让朝中说嘴一压再压,压不下去之后才请封;因为是女人,萧安就算杀敌一万,朝中也没人愿意哪朝一日与一个女人并列朝堂。
身为女人,就成了原罪了。
朝廷里吵得厉害,却为的是如何能够合理的能够压下萧安该得的爵位。
此事传到景王府中时,已经是官员们散朝之时。
景王妃萧静听到这些消息,先是让人拿了历书来看,然后难得的让人准备了进宫的服饰。
她还在守孝,穿戴并不算艳丽,然后才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皇宫。
到了皇宫外,还得给后宫的皇后递上帖子,等皇后召见。
皇后哪不知道萧静为何而来,景王妃的妹妹立了大功,朝中正为如何封赏争得正起,她是不好不见景王妃的。
等萧静得见了皇后,却是压根儿没提萧安的事情,反而道:“儿媳今日在家中听得锦绣念起了母后,说是想念母后了,就厚颜来宫里一回,叨扰母后了。”
锦绣郡主之前养在皇后身边有几日,后来景王出事回到府中,然景王妃每每进宫,还依然会带着孩子进宫来见皇后。
皇后也是真心喜欢锦绣,等着两个孩子给自己磕头行礼后,赶紧让人起身,又让人赐坐,道:“要喜欢,在皇祖母这住一段时日就是。锦绣可觉得好?”
锦绣如今才不过几岁,又与过继来的哥哥玩得正好,虽是想要亲近皇后,然而又舍不得自己的小伙伴,扑在皇后怀里道:“哥哥也跟锦绣在一起吗?”
一个人对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孩子最清楚,虽这个孩子并不是皇帝中意的,不过皇后也发现景王妃的眼光也不差,见过几回礼数也不差,可见教养也用心。
不过到底不是皇帝的亲孙子,皇后也不会没事儿做些不招皇帝喜欢的事情,就道:“唉,原来是有了哥哥就忘了祖母了。”
锦绣忙摇头,“没有、没有,锦绣今天也想祖母了,昨日也想了,再昨日也想了的!”
皇后笑着把人抱在了怀里,乐呵呵道:“哎!知道我们锦绣是个有孝心的。天天都想祖母,祖母也天天想锦绣呢。”
坐下下首的萧静知道皇后的意思,只牵着便宜儿子的手,在他手心捏了捏,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关怀他的,免得吃自己妹妹的味儿、
皇后就再跟萧静道:“你一个人看着两个孩子,整日关着门在王府里,没事儿多来皇宫里见见我跟淑妃也好,总比一个人闷着。”
皇后当然不会觉得景王妃会跟景王情深意重,关着们在思念怀念景王,不过景王死了,两个孩子守孝得三年,景王府也不好办个花会之类的,皇后也还是担心景王妃的日子无聊。
这话本也是每回进宫都说的,萧静是关了景王府的门谁都不见,不过进宫的次数却不少,就笑着道:“多谢母后心疼儿媳。”
皇后就喜欢景王妃这性子,就是进宫里来,也只是说说话,没别的事叨扰人,就道:“淑妃也惦记着你们母子几人,这皇宫里啊,念着你们一家子的,可不只有我一个。”
一副吃醋了的口吻。
淑妃当然是惦记着两个孩子,不过萧静忌惮她得很,担心她把野心放在了过继来的孩子身上,因此并不怎的带孩子去见淑妃。
也是因这一点,皇后对景王妃越看越满意,只可惜当然这么好一个姑娘,倒是被景王给糟蹋了。
因景王妃不说萧安的事情,皇后就先开了口,“你在府里,可知道你妹妹在一台关大捷之事?”
景王妃要是说不知道,那必然就是对皇后不够坦诚了,毕竟有些事情彼此心里也清楚。
萧静笑着道:“听说了,还吓了儿媳一跳呢。萧安那性子跳脱,去边关是去对了,可这杀敌一万,儿媳是怎么都不信的。就是有,该也是别人的功劳,她一个丫头片子,在京城里打架是行,打仗可是另外一回事儿。”
皇后听得一笑,“你看看,连自己亲妹妹都不信!”
萧静这才佯装认真道:“这莫不是还是真的?不是京城里那些说书先生骗茶水钱啊?”
皇后听得哈哈大笑,“你啊,你那张嘴!还好你妹妹不在,不然可得恨死你了。”
萧静也遮嘴一笑,就听得殿外传来皇帝的声音。
“梓潼是遇到什么开心事儿了?”
皇帝因看折子看得累了,想着今日本就该到皇后的宫里来,就想着提前来跟皇后说说话,轻松轻松。
哪知道还没进门,就听见了皇后的笑声,可见是高兴得很。
又知道景王妃今日来见了皇后,就以为是景王妃带了外面的趣事儿进来。
“梓潼不必多礼。”皇帝将皇后的手一抬,两人就并列而行了。
“老二媳妇你也起来吧,两个孩子也别多礼了。”皇帝道。
有个孩子不是自己喜欢的,不过皇帝也没小心眼到半眼都不想见到人,带着皇后一路走到主座上,皇帝才道:“瞧你们高兴的,是听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说来也让朕高兴高兴。”
皇后又把之前的事说给了皇帝听,“就你这个老二媳妇,天天关着门,连点消息都不知道,还以为她妹妹那事儿,是有人让茶楼的说书人编排的呢!”
皇帝听了倒是没笑,只是道:“老二媳妇不信自己妹妹?”
萧静道:“臣妹自幼远离家中,一直在外祖父身边尽孝,我们姐妹感情向来极好,是血缘天性。不过这杀敌之事……萧安在京城这几年除了打架也没干别的事儿,不是儿媳不信,是不知从哪信着走呢。”
皇帝却是道:“就是此事不信,三年前斩下图海王幼子之事也不信?”
“这儿媳是信的,为此妹妹还昏迷了半月,外祖父无法才送往京中来。哪知道妹妹命大,在路上就醒了,回来养了两三个月就跟没事儿一样,谁都看不出来受过伤。也是佛主保佑!”萧静双掌合十道。
皇帝信道,想长命百岁,景王妃却是信佛,两人要论这个,永远都不可能说到一块儿。
不过景王妃不过是说了句佛主保佑,皇帝也没闲心来计较,就道:“别人不知,可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二媳妇你不信,倒也不奇怪。不过此事乃边关传来的军情,必然不会有假。杀敌一万,自身只带了三千精兵,你妹妹此番是立了大功了!”
萧静回道:“也是众将士齐心齐力,天佑大庆,陛下可别夸她了,要传进她耳朵里去,可不得飘飘然的飞起来。”
皇帝也哈哈大笑起来,他见萧安的时候也有,那是个活泼的性子,见萧静并不替妹妹居功,可见还是不怎的相信,就叹道:“她在你外祖父身边长大,与你们是大不同的。”
其实萧静说了这么多,想要的也不过是这句话,她哪不信萧安能杀敌一万,就是哪天说萧安逐敌三千里,建立了不世功勋她都信,不过是这世上总是有了那么些人见不得人好,她才不得不筹谋。
“回陛下,的确是不大同。她那性子就跟男孩子似地,也没人管得了。我娘当初还说把人送回边关里去,随便找个人发嫁了,她爱怎样就怎样。哪知道还真有上场杀敌的时候。”萧静笑着道。
与皇帝说了一会儿话,萧静就趁机先告了退。
该说的也都说了,自己的外祖父能让皇帝记起当初的情谊,图海王幼子之事能让皇帝记起萧安因年幼被压下去的军功,自己假装的不信,恰能激起皇帝以为别人不信自己武治的不满。
如此,她能为萧安做的,也都做了,也只看效果如何。
而皇后宫中,等着萧静走后,皇帝才叹道:“边关里,有人打了胜仗,可朝廷里,却在琢磨着怎么压人的功。”
皇后道:“萧安这孩子,也是因身份被拖累了,要是个男孩子,此时朝中只怕就在议论该封什么爵位了。”
皇帝道:“他们只当自己有本事的很,看不起女人,不屑与女人为伍,可我当皇帝的,只要臣子有用,我在乎这个人是男是女?连一个女人都容不下,可见心胸之狭隘。”
满朝文武都被皇帝下了一个定语:心胸狭隘。
其实就如皇帝所言,他管着这万里江山,男人女人,只要有用就好,其他的对他而言,并无差别。
皇后就道:“陛下这一说,我就想起魏侯的夫人了。当年也不容易呀,可惜最后战死沙场,也没能享过一天的福。”
皇帝何曾没想到过这些,要换别家的姑娘,他许不会想这么多,能压就压了,女人就该乖乖嫁人生孩子嘛。
可萧安是魏侯的亲外孙女,又是被魏侯亲手带大,十一岁建功,十五岁又建功,这各种因素合起来,皇帝就不太想委屈萧安了。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多疑的帝王而言,萧安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姑娘,姑娘的野心又哪比得过男人?况还是个头脑简单的。
因此太孙在风吼城中接到封萧安为永定侯之的圣旨之时,还有些愣住了。
不说朝廷里对萧安女子的身份肯定会有异议,就是萧安的一万敌首,按照规矩,也最多不过是封到伯爵。
这侯爵,实在是太重了。
但也不是多重,虽是封了侯爵,然而只是轻爵。轻爵只得一代,也无皇家赐下的祭田,不过是多份俸禄而已。
太孙收了圣旨,请张公公与前来传旨的太监应酬去,自个儿回了营帐看着手中的圣旨叹气。
封了侯,他这要娶萧安就是更难一点了?
因为没听说过,皇孙能娶臣下的
太孙担心自己娶不到媳妇,而魏九重却操心在了这个爵位上,与小叔魏照盛道:“永定侯、永定侯!陛下是要萧安永定边关了!”
这说得比较含蓄,直白一点的说法就是,要萧安一辈子都得在边关里,为大庆边关生为边关死。
他们都以为朝中定然会压萧安的军功,许只能捞上一个实职,这也是萧安想要的,只是没想到皇帝能压下朝臣,也比朝臣的心更狠。
就是萧安手中有兵,对南魏也有好处,然而魏九重也没想过萧安一辈子在三关里。文臣老了还能请辞归田,回去享一享儿孙福,萧安就只得死在边关,也实在是太不公平。
魏照盛却是道:“这也是陛下的信任。”
魏九重心里道,皇帝的信任,从来都是给替他死的人准备的。当初魏侯是,如今萧安也是了。
不过圣旨已发,没得说不要的,不要就真没得了,说不得还得引帝王疑心、
魏九重只得说到别的,“想来圣旨当将送胡马关,以励军心。”
如今萧安要写请功折子,还得先受了军职跟侯爵,然后再写,不过此时六关的三千精锐又在胡马关上了战场,说不得也要等胡马关战事完了之后,萧安才得动笔。
所以皇帝的封赏还只落在了萧安身上,其他人的还等着萧安再报上去,但犒劳三军的事情皇帝也没落下,胡马关传旨太监是必然要去的。
还有给守着胡马关的将士们看一看皇帝的心意,干得好就跟萧安那样,是能升官发财的。
只是次日,跌破了众人下巴的是,太孙竟是要亲近与圣旨一道前往胡马关。
这其中意义自然不用多说,然而知道的人却清楚太孙是为谁去的。
简知府其实是最怕的人,就差跪在太孙面前哭了,“公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公子身份贵重,不宜冒险啊!”
胡马关已经打了将近一个月了,停停歇歇的,就是有萧安在,在对方不退之下也没辙,六关里虽然有援兵,然而蛮夷们也是在越积越多。
问题出在哪,却少有人知道。
知道的萧安却是才打退了蛮夷的一波攻击,实在累极,回胡马关里躺着了。
萧安下了魏氏上,魏氏乃是南阳侯曾经的元配,又跟萧安一道,在胡马关出战这些回下来,在萧家军里已经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威信。
当然,萧家军还是更信萧安一点,毕竟血缘身份摆在的那。
萧安躺在躺椅上,一边吃着冷硬馒头,一边跟张传道:“蛮夷来得越来越多了。”
张传因受了伤,一直在胡马关里歇着,闻言就道:“蛮夷几百个部落,越来越多,总得有个理由。图海族再厉害,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笼络到。”
萧安喝了口水,把嘴里的东西吞了下去,才道:“自然是风吼城里关了商道了。”
张传明白过来,“小将军的意思是?这商道日后是开还是不开?”
萧安道:“有太孙在,开不开,也是陛下的事情了,日后这件事边关里的谁也别想做主。”
张传想了想,道:“这与小将军并非好事,通商之富,难以计算。”
萧安跟张传道:“你这么想,别人也会这么想。”
张传就道:“小将军并不想关闭商道?”
萧安对三关与蛮夷通商之事,一直颇有意见,哪知商道要关,心里也不愿意。
张传猜出了萧安的想法,“大庆已经露富于外,然后关上门不给人好处了,只怕三关日后比六关受到蛮夷的攻打会更多。”
能换东西自然是好的,虽然换了也要打仗,但能换东西就能少打仗,但要是不能换了,于蛮夷而言,自然就是继续抢了。
三关十来年的太平,多少还是令其他两处羡慕的。
萧安点了点头,“最好还是要继续的。”
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得封了爵位,皇帝希望她这辈子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三关里,给他老人家卖命。
只塞饱了肚子,就回了自己暂时住着的院子里,让人点了炭火,换了衣服睡了。
等明日,说不得蛮夷还地来犯,她实在是有些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