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离京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值夏初,项怀平到城郊去视察夏收的准备事宜了,把汪仪凤与沈承荣和离之事交给了刘同知。一朝为官,刘同知当然偏向于沈承荣,事情就弄成了这样。
汪仪凤母子回到顺天府衙,就有衙役来传话,说项怀平后天回京,到时候带妻子来看他们,并接他们到项府去住。汪仪凤强笑谢过衙役,送衙役离开后,她略做思考,决定留书一封,不辞而别,以免再给项怀平添麻烦。
沈妍背着一个破旧的小包袱,里面有几块碎银子、一把铜钱,还有从驸马府顺来的首饰、食物和瓷碟,外加从顺天府拿的几块点心,就是她全部的家当。
前世,她家庭条件优越,除了减肥,她从来不知饥饿的感觉,也不知道受穷的滋味。来这个时空后,她穷怕了,饿怕了,见到吃食和银钱就想据为己有。置身她所处的环境,谁还能清高风雅,视金钱为粪土,沈妍会对此人顶礼膜拜。
又要过以前居无定所、饱暖不济的日子了,沈妍不敢想,一想就觉得心慌害怕。这身体才八岁,又生得弱小单薄,想独立生活,乃至创业发家,谈何容易?
她虽说有医术傍身,可除非机缘巧合,碰到林嬷嬷那样的病人,要不谁会信一个小黄毛丫头。就是不怕风吹日晒,走街串巷做铃医,她的高度也不够呀!
“娘,咱们去哪?”
触到沈妍仍有期望的眼神,汪仪凤瞬间落泪,沈妍也哀声长叹。象汪仪凤这种女人,心思活络,可受礼教禁锢太久,没有冲破的勇气,面对强权,又不得不屈从。再加上她遇人不淑,有要强的心,没要强的命,才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要不、要不我们回永州。”
说到回永州娘家,汪仪凤也没有底气,沈妍明白她的为难之处。定国公府威仪显赫之时,做为旁支子弟,汪孝贤和嫡系关系疏远,没沾过光。定国公府获罪败落,他却受了重责连累,翻身之日遥遥无期,情绪能好吗?
汪孝贤的正妻因汪仪凤和沈承荣的私情败露,认为亲生女儿不争气才郁结于心,最终卧病在床,心结难解,久治不愈而亡。汪孝贤妾室和庶出子女不少,嫡庶之间矛盾重重,汪仪凤又让人看了热闹,再回娘家,日子能好过吗?
“去、去找舅舅。”沈蕴紧紧攥住汪仪凤的手,一脸担忧,他还记得去年他们母子三人在汪家所受的委屈,听说要回永州,他很害怕。
“蕴儿,舅舅在哪里?”
“金州,外祖父说的。”
“娘,舅舅在金州做什么?我忘记以前的事了。”
汪仪凤长叹一声,说:“你舅舅这两年在金州做生意,金州靠近边境,兵荒马乱,生意也不好做。去年你舅母也跟去了金州,她可是个不好相与的。”
以他们母子现在的处境,必须投亲靠友,否则真是难以立足。沈妍迅速做了比较,与其回永州外祖家受气,不如去金州找做生意的舅舅汪耀宗。汪孝贤一家主仆几十口就靠一百多亩田产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边境兵荒马乱倒不可怕,危险系数高,机遇也会多,至于舅母不好相与,根本不值得担心。
“娘,我们去金州找舅舅吧!”
汪仪凤寻思许久,才点了点头,“好吧!我们先歇歇,明天再出城。”
金州位于大秦皇朝西南部,距离京城几千里,地域很大,同南楚、西魏两国接壤。南楚国富民安,和大秦皇朝相安无事,而西魏总在边境滋生事端。
沈妍花十几文钱买了一本旧的《大秦皇朝疆域志》,对金州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确定了他们此去金州的路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几千里的路程当成一次遥远的旅行,能见识异时空的风光景致、乡土习俗,也不枉此生了。
他们找一家小客栈住下,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在房间休息养神。
沈妍睡醒之后,就拿出他们全部的财物,算计此去金州的衣食住行。他们只有十多两银子,根本不够此行的路费,这是沈妍最发愁的问题。她把从丫头身上掠来的首饰和四个瓷碟拿出去卖掉了,统共又卖了十几两银子。
汪仪凤说他们从永州来京城时,身上只有二三两银子,从永州到京城和从京城到金州路程差不多,想去就能走得到。沈妍心里不满汪仪凤的话,却没当面反驳。汪仪凤母子从永州到京城,一路乞讨,有时打零工,沈妍可不想过这种日子。
第二天一早,他们雇了一辆马车送他们母子到西城门。出城之后,他们沿着通往金州方向的大路徒步慢行,太阳出来后,他们搭了一辆马车。到达离京城最近的郡镇,天已经黑了,他们找了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借宿。这户人家姓李,有几十亩田产,勤劳耕种,一家十来口人,日子过得不错,对他们母子很热情。
当家人李老汉的腿上长满小红点,不停抓挠,有的地方都抓出血来了,显然奇痒难奈。沈妍知道李老汉得的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只要染上这种病,每年都会在冬小麦快成熟的时候犯病,大概会持续一个月,这种病俗称麦黄疥。
前世的沈妍出身中医世家,她的祖父擅长用偏方治病,象麦黄疥这种农村常见的皮肤疾病,她祖父能手到病除,沈妍也有治愈的经验可取。
一个八岁的黄毛丫头哪敢说自己懂医术,她只说记得家乡有一偏方能治李老汉的病。汪仪凤变聪明了,见沈妍要给李老汉治病,忙帮腔说话。
李家人半信半疑,听沈妍说所需药材田间地垄就有,无需花钱,李家人才决定试试。次日一早,沈妍就带李家人在野地沟渠里挖来具有凉血疗疮功效的刺儿菜、苦荬菜,能除湿热的青蒿和清热解毒的蜈蚣草、倒扣草。她把这些草药分成内服外敷两种,写了一张详细的药方,让李老汉让方服药,并配了简单的食疗。
刚服了两剂药,李老汉腿上的奇痒就减轻了,红点也减少了。李家人都认为这偏方很神奇,李老汉的病也看过几位丈夫,花了不少钱,没想到不花钱的草药也能治。李家感激沈妍,出手也大方,汪仪凤母子走时,李家给了一百文钱。
沈妍尝到了甜头,一路行去,开始了她做游医的日子。得了重病的人不会信任一个黄毛丫头,富贵人家也不会请她看病,她只给普通百姓治些小病,挣些小钱当路费。这一路上,她有事可做,手头有活钱,长途跋涉也不觉得辛苦了。
------题外话------
求板砖,无砖者自造。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时值夏初,项怀平到城郊去视察夏收的准备事宜了,把汪仪凤与沈承荣和离之事交给了刘同知。一朝为官,刘同知当然偏向于沈承荣,事情就弄成了这样。
汪仪凤母子回到顺天府衙,就有衙役来传话,说项怀平后天回京,到时候带妻子来看他们,并接他们到项府去住。汪仪凤强笑谢过衙役,送衙役离开后,她略做思考,决定留书一封,不辞而别,以免再给项怀平添麻烦。
沈妍背着一个破旧的小包袱,里面有几块碎银子、一把铜钱,还有从驸马府顺来的首饰、食物和瓷碟,外加从顺天府拿的几块点心,就是她全部的家当。
前世,她家庭条件优越,除了减肥,她从来不知饥饿的感觉,也不知道受穷的滋味。来这个时空后,她穷怕了,饿怕了,见到吃食和银钱就想据为己有。置身她所处的环境,谁还能清高风雅,视金钱为粪土,沈妍会对此人顶礼膜拜。
又要过以前居无定所、饱暖不济的日子了,沈妍不敢想,一想就觉得心慌害怕。这身体才八岁,又生得弱小单薄,想独立生活,乃至创业发家,谈何容易?
她虽说有医术傍身,可除非机缘巧合,碰到林嬷嬷那样的病人,要不谁会信一个小黄毛丫头。就是不怕风吹日晒,走街串巷做铃医,她的高度也不够呀!
“娘,咱们去哪?”
触到沈妍仍有期望的眼神,汪仪凤瞬间落泪,沈妍也哀声长叹。象汪仪凤这种女人,心思活络,可受礼教禁锢太久,没有冲破的勇气,面对强权,又不得不屈从。再加上她遇人不淑,有要强的心,没要强的命,才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要不、要不我们回永州。”
说到回永州娘家,汪仪凤也没有底气,沈妍明白她的为难之处。定国公府威仪显赫之时,做为旁支子弟,汪孝贤和嫡系关系疏远,没沾过光。定国公府获罪败落,他却受了重责连累,翻身之日遥遥无期,情绪能好吗?
汪孝贤的正妻因汪仪凤和沈承荣的私情败露,认为亲生女儿不争气才郁结于心,最终卧病在床,心结难解,久治不愈而亡。汪孝贤妾室和庶出子女不少,嫡庶之间矛盾重重,汪仪凤又让人看了热闹,再回娘家,日子能好过吗?
“去、去找舅舅。”沈蕴紧紧攥住汪仪凤的手,一脸担忧,他还记得去年他们母子三人在汪家所受的委屈,听说要回永州,他很害怕。
“蕴儿,舅舅在哪里?”
“金州,外祖父说的。”
“娘,舅舅在金州做什么?我忘记以前的事了。”
汪仪凤长叹一声,说:“你舅舅这两年在金州做生意,金州靠近边境,兵荒马乱,生意也不好做。去年你舅母也跟去了金州,她可是个不好相与的。”
以他们母子现在的处境,必须投亲靠友,否则真是难以立足。沈妍迅速做了比较,与其回永州外祖家受气,不如去金州找做生意的舅舅汪耀宗。汪孝贤一家主仆几十口就靠一百多亩田产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边境兵荒马乱倒不可怕,危险系数高,机遇也会多,至于舅母不好相与,根本不值得担心。
“娘,我们去金州找舅舅吧!”
汪仪凤寻思许久,才点了点头,“好吧!我们先歇歇,明天再出城。”
金州位于大秦皇朝西南部,距离京城几千里,地域很大,同南楚、西魏两国接壤。南楚国富民安,和大秦皇朝相安无事,而西魏总在边境滋生事端。
沈妍花十几文钱买了一本旧的《大秦皇朝疆域志》,对金州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确定了他们此去金州的路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几千里的路程当成一次遥远的旅行,能见识异时空的风光景致、乡土习俗,也不枉此生了。
他们找一家小客栈住下,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在房间休息养神。
沈妍睡醒之后,就拿出他们全部的财物,算计此去金州的衣食住行。他们只有十多两银子,根本不够此行的路费,这是沈妍最发愁的问题。她把从丫头身上掠来的首饰和四个瓷碟拿出去卖掉了,统共又卖了十几两银子。
汪仪凤说他们从永州来京城时,身上只有二三两银子,从永州到京城和从京城到金州路程差不多,想去就能走得到。沈妍心里不满汪仪凤的话,却没当面反驳。汪仪凤母子从永州到京城,一路乞讨,有时打零工,沈妍可不想过这种日子。
第二天一早,他们雇了一辆马车送他们母子到西城门。出城之后,他们沿着通往金州方向的大路徒步慢行,太阳出来后,他们搭了一辆马车。到达离京城最近的郡镇,天已经黑了,他们找了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借宿。这户人家姓李,有几十亩田产,勤劳耕种,一家十来口人,日子过得不错,对他们母子很热情。
当家人李老汉的腿上长满小红点,不停抓挠,有的地方都抓出血来了,显然奇痒难奈。沈妍知道李老汉得的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只要染上这种病,每年都会在冬小麦快成熟的时候犯病,大概会持续一个月,这种病俗称麦黄疥。
前世的沈妍出身中医世家,她的祖父擅长用偏方治病,象麦黄疥这种农村常见的皮肤疾病,她祖父能手到病除,沈妍也有治愈的经验可取。
一个八岁的黄毛丫头哪敢说自己懂医术,她只说记得家乡有一偏方能治李老汉的病。汪仪凤变聪明了,见沈妍要给李老汉治病,忙帮腔说话。
李家人半信半疑,听沈妍说所需药材田间地垄就有,无需花钱,李家人才决定试试。次日一早,沈妍就带李家人在野地沟渠里挖来具有凉血疗疮功效的刺儿菜、苦荬菜,能除湿热的青蒿和清热解毒的蜈蚣草、倒扣草。她把这些草药分成内服外敷两种,写了一张详细的药方,让李老汉让方服药,并配了简单的食疗。
刚服了两剂药,李老汉腿上的奇痒就减轻了,红点也减少了。李家人都认为这偏方很神奇,李老汉的病也看过几位丈夫,花了不少钱,没想到不花钱的草药也能治。李家感激沈妍,出手也大方,汪仪凤母子走时,李家给了一百文钱。
沈妍尝到了甜头,一路行去,开始了她做游医的日子。得了重病的人不会信任一个黄毛丫头,富贵人家也不会请她看病,她只给普通百姓治些小病,挣些小钱当路费。这一路上,她有事可做,手头有活钱,长途跋涉也不觉得辛苦了。
------题外话------
求板砖,无砖者自造。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