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雾消散后的早晨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35.雾消散后的早晨
时间已经走到了98年1月18号,又是一个天光清亮的日子。【叶*子】【悠*悠】
一月的天空,却如同初夏般纯净。阳光很恰当的灿烂着。
姜建漠破天荒地过了7点半才下床,也不急着去洗漱,只是站在窗口心情极好地凭窗远眺。这个季节里,没有台风天气那种大朵洁白如棉花团一样的云叠荡而过,也就谈不上什么看云卷云舒。只是看着这天高云阔的风景,偶有飞鸟直入青霄,倒是于姜建漠现在的感怀极为贴合了。
远处还略有薄雾,然后在如丝绸般微凉的清风中弥散消逝,整个城市就渐渐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一想到昨天晚上的动荡,尖叫的警笛和乱哄哄的人群,再对比着现在的这一份宁静,姜建漠就不由得思绪飘飞,想到了那个男孩出现后,形势急转直“上”,以至于让很多人都大跌了眼镜的情景。
四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经历多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姜建漠的心态也远比这个年纪的人更为沉敛,不会再像青年的意气风发,总是以为有信心就有了一切。对于以前从不相信的命运一说,他现在也慢慢开始动摇,觉得人这一生中,也许真是逃不过一些命中注定的事情。
就像是和杨一的相遇,这个少年显然就是命运垂青之子,有让人动容的才华和光彩夺目的锋芒,但是这些却全都隐藏在他的普通无奇之中,只有亲身接触过并且细细观察,才能发现他那平常面孔之下的不平常。
提着喇叭站到人前,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宣布,这些下岗员工的工作问题由他姜建漠解决了!这种为民做主的感觉的确很好,但他也没有忘记了在自己背后默默支持的两个小辈。
杨一这一招见招拆招确实用得妙极,怕是那些背后的唆使者们,也想不到他们的苦心积虑想出来的手段,有人破解起来不过是一句话的工夫。
这算不算是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姜书记!这话可是你说的,要安置好我们这些下岗工人的!”
姜建漠刚刚打下了包票,底下就有人很不给面子地高喊,他们的问题被民政部门和劳动局相互推诿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自然不会相信这种空口白话。 ~
但是对于姜建漠来说,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反倒是凸显了他这个书记的能力,曹建国一系想用祸水东引的招数,可要是自己疏导好了这一次“洪水”来袭,反过来岂不是让那些人自打耳光?
“绝对不会,我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许下这个保证,要是不能完成,哪里还有脸当你们的父母官!”
姜建漠满意地看着下面一时间躁动兴奋起来的人群,又呵呵笑着补上一句:“不过这一次安置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低保户和特别困难家庭上,那些有谋生能力的人,总不能来和自己的苦兄弟抢饭碗吧?”
“那是肯定的!哪个要是这么没脸没皮,我们自己都饶不了他!”
“真要是能过得去,也不会在这里闹了!”
下面的人爆发出一阵哄笑,立刻就有人表明了态度,大多数将信将疑,却不像一开始那么群情激愤,也有少数几个面面相觑,但也不敢再挑事闹腾了。
他们先前敢于在背后鼓动人心,就是吃定了姜建漠没有解决问题的良方,国棉厂的遗留问题还是96年夏秋之交产生的,到现在为止也没见哪个部门哪个领导站出来说过一句话,就知道这实在不是个容易处理的问题。
想来就算是姜建漠,也只能采用一贯的“拖”字诀,这几乎就是惯例的处理手法。
却没想到这位书记大人,也就仅仅为难了那么一会儿,就近乎于快刀斩乱麻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事情闹不下去,聚在一起的人群自然也就散了,旁边的罗戈已经出来证明过,凡事低保户和特别困难家庭,都可以在第二天凭借相关证明,来思阅文化签订劳动合同。(叶 子·悠~悠 )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继续僵持下去。这里面大多数人,原本就只想找一个讨生计的出路,现在这个出路就摆在自己面前,难道还要不知好歹地继续和政府对抗吗?
而路上回来的时候,当杨一把他的具体想法细细说明后,姜建漠和罗戈就彻底没有疑问了。
“仓库算一块,普通营业员算一块,还有防损、保洁、保安这也算一块。!”
迎着书记和胖总的期盼眼神,杨一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还有广场上的小摊位,原本我是打算直接招租,坐下来收收租金就好。现在不租出去也就是了,弄点儿便利店,特色小吃,饮料摊位什么的。东边最大的那一间玻璃房门店,到时候问问肯德基之类国外连锁快餐有没有兴趣好了,附加条件就是店员要在国棉厂职工中间招聘。”
“你这小子!”市委书记摇摇头:“要不是对也算你知根知底,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早就考虑过这些工人回来闹事了!”
胖总吸吸鼻子,就冲着旁边的姜建漠苦笑:“姜叔,要是这小子早生几年,我铁定不会在现在这个圈子里面混。”
……
就在姜建漠洗漱完毕,下楼去用早点的时候,黄婶已经把今天的越州日报,秀湖晚报之类的报刊拿了进来,满脸的喜气和敬仰:“姜书记,您又上报纸了!大家都在说你是为民办事的官儿。”
姜建漠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过手在几个大块的版面上扫了一下,就快速翻了过去。
而这种风轻云淡的态度,反倒让黄婶对姜建漠愈发拥戴起来,这个江南腹地山村里走出的农家fu女,在城市里见多了社会的不公和灰暗,很多像她这样的人,在某些阶层眼中,只能算是“劳动力资源”罢了,不能算人……甚至就连每年年底回家,都要经历一番如同搏斗的唇运,而和她一面汽车玻璃之隔的富豪,早早就利用各种更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走在了前面。
所以当机缘之下,她进入了市委后勤服务系统,又被分配到姜建漠的家中后,在近一年的姜家生活里,确实是切身体会到了姜建漠的忧民之心。
就连回到老家,周围的亲朋在茶余饭后,忿忿然指责某些丑恶现象,说出“当官儿的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她也会主动站出来,为姜建漠极力辩护几句。
一面啃着馒头,一面随意地翻着报纸,姜建漠没有去看报道上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而是把视线落在了对云中书城的报道上。
——有责任感的文化企业。
这是越州日报的标题,上面先是详细报道了昨天的突发事件,在例行提到了姜建漠后,就笔锋一转,开始介绍云中书城方面在这次事件里的正面作用。倒也没有怎么夸大事实,只是把罗戈昨天的承诺写进了报道里,然后又分析了此举的社会效益以及相关影响。
但是就只算这些,就已经让很多看过报纸的读者对云中书城心生好感。说到这些普通的百姓们,他们的好恶亲疏一向都是最朴素的,心里面自然有杆秤,谁为大家做过好事,那么大家就会记得他。
而在平常人之外,也有一些或是文化圈子,或是机关圈子的人,注意到的却是姜建漠和这个云中书城的关系。
虽然身为越州本地消息灵通的人士,也早早听说过这个云中书城,以及云中文化广场的事情,但是却从来没有传出来,这个项目和市里面哪一方势力有牵扯。
现在却忽然跳出来,帮着姜建漠解围,这里面的含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秀湖晚报的版块上,除了对安置下岗职工的报道外,更多是对云中书城本身的解读,譬如书城的来历,规模,里面的设施,还有未来的图书种类。
甚至就连广场规划,也七分真三分假很是曝光了一些内容。
这些倒恰恰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东西,不少的人看过报道后都会津津乐道几句,显然对这么大一座书城能落户越州,老百姓们还是很乐于接受的。
而随着周末的过去,礼拜一的到来,原本只是局限在越州一地的报道,却渐渐有了波及长三角的趋势,先是越州本地的电台开始策划对思阅的采访,然后是周围的地区报纸,卫星城县级市的跟进,最后连经济领域的专业报纸东南金融报,都介入了云中书城的报道之中。
突如其来,可绝对算得上来势汹汹!
等到东南金融报也报道了云中书城的相关介绍后,看起来很是低调的云中书城——云中文化广场项目,立时就落入了长三角地区各个媒体的视线中,魔都日报,金陵晚报,扬子都市报,纷纷跟进,大有挖地三尺找出真相的味道。
原因无他,除了越州本地媒体的关注,是因为姜建漠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影响外,周围的媒体则是因为思阅文化的名头。
那一场惊动了全国图书界,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界的元旦书展还历历在目,很多行内人到现在还在回味着书展的细节,品味着这些红遍了全国的畅销书,把那一次的活动当做了图书推广的经典案例来揣摩学习……
现在又于不声不响之间,就推出了“中国第一文化摩尔”的概念,怎么能不让人兴致盎然?
文化摩尔?
魔都的市长洪田梓面前摆着一份今天的晚报,这对于很少翻阅这种普通报纸,消息来源都是内参之类文件的正部级官员来说,还是很少见的。
“文化摩尔?越州什么时候弄出了这个东西?”这个据称年底就要进入政治局的市长饶有兴致地随口向秘书问道:“这种大动作,开始一点儿风声都没有,有点儿不正常啊。”
旁边的秘书就毕恭毕敬地笑道:“听说是牵扯了两套班子之间的一些矛盾,所以开始就没有怎么大张旗鼓,但是最近因为广场的用地问题,矛盾忽然之间就明朗化了,这才把这个项目直接推到了前台。”
洪田梓哦了一声点点头:“越州的曹建国?有点儿意思。”
“这个……市长,云中书城的项目听说是市委书记姜建漠一手推动的。”
“哦?是市委那边的?”洪田梓一下就来了兴趣。
135.雾消散后的早晨
时间已经走到了98年1月18号,又是一个天光清亮的日子。【叶*子】【悠*悠】
一月的天空,却如同初夏般纯净。阳光很恰当的灿烂着。
姜建漠破天荒地过了7点半才下床,也不急着去洗漱,只是站在窗口心情极好地凭窗远眺。这个季节里,没有台风天气那种大朵洁白如棉花团一样的云叠荡而过,也就谈不上什么看云卷云舒。只是看着这天高云阔的风景,偶有飞鸟直入青霄,倒是于姜建漠现在的感怀极为贴合了。
远处还略有薄雾,然后在如丝绸般微凉的清风中弥散消逝,整个城市就渐渐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一想到昨天晚上的动荡,尖叫的警笛和乱哄哄的人群,再对比着现在的这一份宁静,姜建漠就不由得思绪飘飞,想到了那个男孩出现后,形势急转直“上”,以至于让很多人都大跌了眼镜的情景。
四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经历多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姜建漠的心态也远比这个年纪的人更为沉敛,不会再像青年的意气风发,总是以为有信心就有了一切。对于以前从不相信的命运一说,他现在也慢慢开始动摇,觉得人这一生中,也许真是逃不过一些命中注定的事情。
就像是和杨一的相遇,这个少年显然就是命运垂青之子,有让人动容的才华和光彩夺目的锋芒,但是这些却全都隐藏在他的普通无奇之中,只有亲身接触过并且细细观察,才能发现他那平常面孔之下的不平常。
提着喇叭站到人前,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宣布,这些下岗员工的工作问题由他姜建漠解决了!这种为民做主的感觉的确很好,但他也没有忘记了在自己背后默默支持的两个小辈。
杨一这一招见招拆招确实用得妙极,怕是那些背后的唆使者们,也想不到他们的苦心积虑想出来的手段,有人破解起来不过是一句话的工夫。
这算不算是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姜书记!这话可是你说的,要安置好我们这些下岗工人的!”
姜建漠刚刚打下了包票,底下就有人很不给面子地高喊,他们的问题被民政部门和劳动局相互推诿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自然不会相信这种空口白话。 ~
但是对于姜建漠来说,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反倒是凸显了他这个书记的能力,曹建国一系想用祸水东引的招数,可要是自己疏导好了这一次“洪水”来袭,反过来岂不是让那些人自打耳光?
“绝对不会,我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许下这个保证,要是不能完成,哪里还有脸当你们的父母官!”
姜建漠满意地看着下面一时间躁动兴奋起来的人群,又呵呵笑着补上一句:“不过这一次安置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低保户和特别困难家庭上,那些有谋生能力的人,总不能来和自己的苦兄弟抢饭碗吧?”
“那是肯定的!哪个要是这么没脸没皮,我们自己都饶不了他!”
“真要是能过得去,也不会在这里闹了!”
下面的人爆发出一阵哄笑,立刻就有人表明了态度,大多数将信将疑,却不像一开始那么群情激愤,也有少数几个面面相觑,但也不敢再挑事闹腾了。
他们先前敢于在背后鼓动人心,就是吃定了姜建漠没有解决问题的良方,国棉厂的遗留问题还是96年夏秋之交产生的,到现在为止也没见哪个部门哪个领导站出来说过一句话,就知道这实在不是个容易处理的问题。
想来就算是姜建漠,也只能采用一贯的“拖”字诀,这几乎就是惯例的处理手法。
却没想到这位书记大人,也就仅仅为难了那么一会儿,就近乎于快刀斩乱麻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事情闹不下去,聚在一起的人群自然也就散了,旁边的罗戈已经出来证明过,凡事低保户和特别困难家庭,都可以在第二天凭借相关证明,来思阅文化签订劳动合同。(叶 子·悠~悠 )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继续僵持下去。这里面大多数人,原本就只想找一个讨生计的出路,现在这个出路就摆在自己面前,难道还要不知好歹地继续和政府对抗吗?
而路上回来的时候,当杨一把他的具体想法细细说明后,姜建漠和罗戈就彻底没有疑问了。
“仓库算一块,普通营业员算一块,还有防损、保洁、保安这也算一块。!”
迎着书记和胖总的期盼眼神,杨一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还有广场上的小摊位,原本我是打算直接招租,坐下来收收租金就好。现在不租出去也就是了,弄点儿便利店,特色小吃,饮料摊位什么的。东边最大的那一间玻璃房门店,到时候问问肯德基之类国外连锁快餐有没有兴趣好了,附加条件就是店员要在国棉厂职工中间招聘。”
“你这小子!”市委书记摇摇头:“要不是对也算你知根知底,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早就考虑过这些工人回来闹事了!”
胖总吸吸鼻子,就冲着旁边的姜建漠苦笑:“姜叔,要是这小子早生几年,我铁定不会在现在这个圈子里面混。”
……
就在姜建漠洗漱完毕,下楼去用早点的时候,黄婶已经把今天的越州日报,秀湖晚报之类的报刊拿了进来,满脸的喜气和敬仰:“姜书记,您又上报纸了!大家都在说你是为民办事的官儿。”
姜建漠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过手在几个大块的版面上扫了一下,就快速翻了过去。
而这种风轻云淡的态度,反倒让黄婶对姜建漠愈发拥戴起来,这个江南腹地山村里走出的农家fu女,在城市里见多了社会的不公和灰暗,很多像她这样的人,在某些阶层眼中,只能算是“劳动力资源”罢了,不能算人……甚至就连每年年底回家,都要经历一番如同搏斗的唇运,而和她一面汽车玻璃之隔的富豪,早早就利用各种更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走在了前面。
所以当机缘之下,她进入了市委后勤服务系统,又被分配到姜建漠的家中后,在近一年的姜家生活里,确实是切身体会到了姜建漠的忧民之心。
就连回到老家,周围的亲朋在茶余饭后,忿忿然指责某些丑恶现象,说出“当官儿的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她也会主动站出来,为姜建漠极力辩护几句。
一面啃着馒头,一面随意地翻着报纸,姜建漠没有去看报道上对自己的溢美之词,而是把视线落在了对云中书城的报道上。
——有责任感的文化企业。
这是越州日报的标题,上面先是详细报道了昨天的突发事件,在例行提到了姜建漠后,就笔锋一转,开始介绍云中书城方面在这次事件里的正面作用。倒也没有怎么夸大事实,只是把罗戈昨天的承诺写进了报道里,然后又分析了此举的社会效益以及相关影响。
但是就只算这些,就已经让很多看过报纸的读者对云中书城心生好感。说到这些普通的百姓们,他们的好恶亲疏一向都是最朴素的,心里面自然有杆秤,谁为大家做过好事,那么大家就会记得他。
而在平常人之外,也有一些或是文化圈子,或是机关圈子的人,注意到的却是姜建漠和这个云中书城的关系。
虽然身为越州本地消息灵通的人士,也早早听说过这个云中书城,以及云中文化广场的事情,但是却从来没有传出来,这个项目和市里面哪一方势力有牵扯。
现在却忽然跳出来,帮着姜建漠解围,这里面的含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秀湖晚报的版块上,除了对安置下岗职工的报道外,更多是对云中书城本身的解读,譬如书城的来历,规模,里面的设施,还有未来的图书种类。
甚至就连广场规划,也七分真三分假很是曝光了一些内容。
这些倒恰恰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东西,不少的人看过报道后都会津津乐道几句,显然对这么大一座书城能落户越州,老百姓们还是很乐于接受的。
而随着周末的过去,礼拜一的到来,原本只是局限在越州一地的报道,却渐渐有了波及长三角的趋势,先是越州本地的电台开始策划对思阅的采访,然后是周围的地区报纸,卫星城县级市的跟进,最后连经济领域的专业报纸东南金融报,都介入了云中书城的报道之中。
突如其来,可绝对算得上来势汹汹!
等到东南金融报也报道了云中书城的相关介绍后,看起来很是低调的云中书城——云中文化广场项目,立时就落入了长三角地区各个媒体的视线中,魔都日报,金陵晚报,扬子都市报,纷纷跟进,大有挖地三尺找出真相的味道。
原因无他,除了越州本地媒体的关注,是因为姜建漠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影响外,周围的媒体则是因为思阅文化的名头。
那一场惊动了全国图书界,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界的元旦书展还历历在目,很多行内人到现在还在回味着书展的细节,品味着这些红遍了全国的畅销书,把那一次的活动当做了图书推广的经典案例来揣摩学习……
现在又于不声不响之间,就推出了“中国第一文化摩尔”的概念,怎么能不让人兴致盎然?
文化摩尔?
魔都的市长洪田梓面前摆着一份今天的晚报,这对于很少翻阅这种普通报纸,消息来源都是内参之类文件的正部级官员来说,还是很少见的。
“文化摩尔?越州什么时候弄出了这个东西?”这个据称年底就要进入政治局的市长饶有兴致地随口向秘书问道:“这种大动作,开始一点儿风声都没有,有点儿不正常啊。”
旁边的秘书就毕恭毕敬地笑道:“听说是牵扯了两套班子之间的一些矛盾,所以开始就没有怎么大张旗鼓,但是最近因为广场的用地问题,矛盾忽然之间就明朗化了,这才把这个项目直接推到了前台。”
洪田梓哦了一声点点头:“越州的曹建国?有点儿意思。”
“这个……市长,云中书城的项目听说是市委书记姜建漠一手推动的。”
“哦?是市委那边的?”洪田梓一下就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