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 > 我在1982有个家 > 494.推小车上大工(周末愉快)

494.推小车上大工(周末愉快)

作者:全金属弹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有功的话让漏勺的原配夫人很生气。

    汝听,人言否?

    王忆等人只好劝慰她说黄有功是随便打比方、是比喻打的不对。

    王向红说话更是直接:“你把他的话当个屁放了不就成了吗?”

    钟瑶瑶很不爽,但王忆跟她说,要给她和漏勺拍上一整套的照片,以后可以弄出来当婚姻照留在家里做纪念。

    这样一来她就满意了。

    婚姻纪念照片啊……

    她和漏勺过日子,两人领证结婚后没有去城里的照相馆拍照,那都是城里女人不过日子瞎作的东西。

    结婚还要租西装、租衣裳额外掏钱拍个照片吗?

    多浪费钱。

    但如果有人免费给他们拍就没问题了,有还是比没有要好。

    学校校舍拆除之前,王忆拍照片是拍的真多,弄的王向红都急眼了:“这光是胶卷和洗照片得花多少钱呀?王老师你得克制。”

    但王忆给他拍的最多。

    因为要拆掉大队委办公室,以后建起教师楼,小学和技校的教师们共用一座楼,大队委办公室也设置在楼里。

    20号是节气大寒,翁洲市赶海工,组织办规定19号下午报道,然后分区域,各自筹备住宿的地方。

    王忆在中午头的时候进行点名、清点装备,一切准备无误,他带队乘坐天涯101号出海奔驰向市里。

    秋渭水这次随船而去。

    她和王忆还没有一起去过外地呢,这次一起去赶海工,也可以算是旅行结婚了……

    另外她还能算上一个劳力呢。

    赶海工、上河工以壮劳力、男劳力为主,但不是只有这些劳力,总得有负责后勤的吧?

    去了政府又不管吃食堂,这种情况下得有人负责开火造饭。

    秋渭水就负责这么个工作。

    王忆觉得把赶海工当度蜜月肯定不行,但让她去负责后勤挺好的,因为他会帮忙,两人可以来一场工地上的风花雪月——

    他可没想着去工地上真拼命的干。

    这次不用去县里了,市里组织办给各公社下达的通知有在市里的汇合地点,然后各公社集合了再进一步的细分。

    天涯101号进入港口船位,一路驶来王忆看过去都是熟悉面孔。

    长龙公社的、长海公社的、黄土乡的、泽水公社的,等等等等,老朋友不少。

    比如请他吃过饭的长海公社张强、老万、易海宝等人,比如多宝岛李家的队长李双水、丁家的队长丁得水,还有隔壁金兰岛百姓生产队的队长黄志武等等,都在这里!

    王忆跟他们挨个打招呼,笑道:“行啊,同志们,你们的积极性没的说,都亲自带队参加渔业大会战,也亲自带队来赶海工。”

    “我得把你们的觉悟告诉我们王队长,让他们向你们学习。”

    “可别。”黄志武蹲在船头冲他摆手,“我还真没有这个觉悟,但我是队长,没办法,以身作则、带头冲锋。”

    李双水、丁得水等人听到这话纷纷露出无奈表情。

    王忆理解这件事。

    计划经济年代,生产队任何生产活动都是生产队长安排,不说一呼百应吧,起码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跟队长顶牛。

    但是现在大包干了、承包责任制了,社员们都开始忙活自己的家庭事业,谁还给你大集体干活?

    给你干活也行,掏钱!

    没有钱?那不行,我头疼肚子疼脚脖子疼,我头晕目眩怀孕了,总之我不去干!

    这样一来,真是弄的基层干部们很头疼。

    看着他们的悲催样子,跟随来给王忆当副手的王祥赖嘿嘿笑。

    他问道:“志武,你们队里这次怎么出的工?还是抓阄?”

    “不抓阄能怎么着?”黄志武抽了口烟,满脸无奈,“你问问其他几个队,除了你们家,谁家不是抓阄?”

    “哎哎哎,话别说的那么绝对,我们队里就不是抓阄。”李双水得意洋洋的说道。

    上工抓阄是当地村子里的传统。

    赶海工这活真的太苦了,70年代的时候社员们就开始抵制了。

    每次发动组织赶海工都是各家生产队大小干部们最头疼的事,谁都知道干这活累人不讨好,因此从公社到生产大队再到小队小组的头头脑脑门都要费好多周折。

    在这种情况,那就只能抓阄了,抓到谁那谁去赶海工,而且每次抓阄还挂上领袖的大照片,在领袖面前抓阄,谁也没有意见。

    “我们队里也没抓阄。”一艘锈迹斑斑的机动船驶来,上面开船的是个气质昂扬的超大龄青年。

    长龙公社相公岛的人来了,来的是项满银。

    李双水感兴趣的问道:“你们队里没抓阄是怎么弄的?”

    项满银说道:“我们队这次是跟着天涯岛沾光了……”

    他的话一开口,大家伙顿时好奇起来,纷纷看向王忆等人。

    王忆这边满头雾水,自家怎么帮相公岛的人赶海工了?

    结果各生产队的大小干部已经开始放炮,纷纷说王忆和他们生产队偏心。

    王忆来了个詹皇摊手:这都整的嘛玩意儿?我们怎么偏心了?

    项满银哈哈笑道:“你们这可就冤枉王家的了,他们不是直接帮我们去选人,是他们队里的砖窑厂从我们岛上用土。”

    “挖土不得工人吗?我们队里的一些闲置壮劳力都做了挖土工人,而挖土工人待遇好,有钱有劳保用品。”

    “平日里很多选不上的说酸话,这次赶海工,我直接带着工人来上工,展示我们的积极性和先进性,让其他社员没话说!”

    众人恍然大悟。

    这么回事啊。

    渔船靠在一起,有人问李双水:“水哥,你怎么安排的人啊?”

    李双水说道:“我用的跟抓阄类似的办法,我先说了抓阄,然后说,谁家有两个以上的壮劳力,那出一个壮劳力,其他人都不用抓阄了,免得抓阄还可能把全家壮劳力都给抓进去。”

    “结果社员们同意了,最后凑了一下差不多人数够了,我又动用自己关系安排了几个哥们,你们看,这样人不就齐了吗?”

    县里领导这时候过来了,他们公社的干部们纷纷站起身跟领导打招呼。

    领导带来了编制安排:

    翁洲地区赶海工都是按照临时军事编制来部署,公社是“连”一级的单位,生产队则是‘排’一级的生产单位,到时候生产队再给自家社员们分成班,最高指挥部是市里的团部。

    就这样,团营连排班,军事单位级别出来了。

    长龙公社是一连,天涯岛的队伍是一排,这都属于重点单位。

    等到一个连队各排到齐,他们就要先奔赴自己的工作地点。

    推着车、排着队,劳力们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

    内地上河工就是趁着枯水期挖河道淤泥,同样道理,外岛赶海工是清理海边淤泥,包括河道入海口处的淤泥、堤坝下的淤泥等等。

    这些淤泥是好东西。

    可以用来烧砖窑,而且价格极其低廉,王忆已经跟叶长安那边联系过了,叶长安会跟市里打个招呼,到时候集中在一起,他们用运输船给运回去。

    这也是他们这次开着天涯101号运输船来赶海工的原因。

    一连的任务是清理一大段的海堤淤泥,这部分地方处于荒郊海滩。

    团部的引导员领着他们赶到目的地一看:

    天苍苍、海茫茫,长长的堤坝后面长着茂盛的杂草,多数是枯黄的芦苇和大片大片的松树。

    松树聚集成林,整体墨绿发黑,但其中藏着朵朵片片的橙红、火红,形成一片庞大而色彩鲜艳的松林!

    王忆在队伍里隔远的时候看去,只看到海风之下黑潮汹涌,俨然是海浪上岛了。

    走近了才发现这是无数的苍劲松树,他们走到松林边缘队伍停下,感到海风都小了:

    这茂密幽深的松树林挡住了海风。

    松树之上有松香,浮浮袅袅的松香飘飘荡荡、隐隐约约,大冬天的人在林子边缘深吸口气,感觉精神安宁,头脑清晰。

    王忆享受着松香味,问道:“这地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一片松林?”

    县里的劳务委员崔青子笑道:“这可是一个久远的故事,我得给你从头说起。”

    王忆说道:“请领导指示,我侧耳细听。”

    崔青子冲他摆摆手:“王老师你可别寒碜我,不过你真不知道市里防护堤的黑松林?这可是咱们市里的一道景观呢,叫观海听松涛。”

    “所以这片林子就叫,观海听涛林。”

    王忆说道:“我很少来市里,所以不太清楚。”

    这话说的对也不对。

    他在82年确实很少到市里来,但在22年一直在市里待着。

    但他不记得市里还有这么大一片防风松林了。

    崔青子便对引导员招招手,说道:“古同志,你过来一趟,我们王老师第一次看到这观海听松涛,你给他讲讲这松林的来路。”

    引导员叫古共和,他说道:“同志们好,其实这事说来也简单,咱海边地区秋冬多风,夏秋季节时不时就有台风上岸,这可是在水边人的心头大患。”

    “台风破坏力太厉害,不单单要害怕吹翻渔船、伤害了渔民,还得担心农田——你是知道的,海洋地区的农田最重要的是什么工作?”

    他正要说,王忆已经配合的捧哏:“防海水倒灌,防风固沙。”

    崔青子说道:“对,防风固沙,王老师你说的太正确了!”

    古共和继续说道:“嗯,内地良田多,咱海边少啊,他们内地农民体会不到咱们海边老百姓对于这肥沃的土地有多重视。”

    “所以咱们建起防浪堤也建起防风带,培土固本,预防沙土流失。”

    王忆说道:“噢,这是一片防风林啊?后面有肥沃良田了?”

    古共和说道:“谁说不是?后面是几千公亩的好土地呢。”

    “为了保护咱们的土地,市里就决定建防风林,可是咱们外岛冬夏长春秋短,时常春寒,加上海边到处都是岩质的海岸,是吧?岩质海岸那土层薄啊,有点土也是潮土、盐土的,这样的土壤缺水缺肥,种什么?”

    他自豪的指向松林:“幸亏这世间还有黑松这种好植物,它简直就是为了咱们翁洲而生的呀。”

    “这种黑松原产地是小鬼子那里,它们抗旱、耐寒、耐贫瘠、根系深广、生长快,不单适应性强更兼有顽强生命力,小鬼子那边咱们都知道,他们是个海岛。”

    “他们岛上抵御风暴潮、海蚀和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第一道有效防线就是黑松林,中日建交之后,咱们市里便引进了这顽强的黑松。”

    “72年到如今的82年,十年了、十年了!老话说的好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下来,它们在咱们海边扎下了根、长成了树林,日日夜夜的守护着咱们的岛屿!”

    听到他这些话,崔青子动情了。

    他接上了古共和的话,直接来了一段抒情式演讲:

    “同志们啊,让我们看看这些可爱的黑松树,它们朴实、踏实、耐苦耐劳,人民哪里需要它们,它们就在哪里扎下根来。”

    “无论是贫瘠的山地,还是海边的盐碱地,又或者是谁家门前屋后的草窝子,它们都愿意扎根,而且一旦扎下根来就默默的去生长。”

    “它们总是无声无息,它们总是无欲无求,可是不经意间一晃眼,它们便从小树苗变成蔚然树林!”

    古共和带头鼓掌:“好,崔干事说的好啊!”

    周围的社员们跟着鼓掌。

    远处的社员看到他们鼓掌也鼓掌……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跟着干就对了!

    这掌声一响起来,崔青子这边刹不住车了。

    文青感泛滥了。

    文青如尿崩,谁敢来争锋?

    崔青子面向社员们压了压手,饱含感情的说道:“请同志们看,松树挺身、朝海而立,它们多像是海岛卫士呀,巍峨、挺拔、永不变色!”

    “我有时会思索,这傲然挺立的松树,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渔民同志?”

    “我们看似朴素不起眼,却将自己的根扎在了大海边、扎在了海岛上,面对台风、面对风雪,我们祖祖辈辈从不屈服!”

    “松林挡住了凶猛的海风和海水,护住了人民的田地。我们渔民更厉害,用渔船和力量从海风与海水中取回了鱼虾海菜,供养了全国人民、支援了国家建设!”

    古共和继续鼓掌:“崔青子同志不愧是咱们组织里的诗人,厉害,真厉害!”

    诗人?

    崔青子?

    王忆听到这话突然心里一动,崔红跟崔青子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社员们可不敢鼓掌了。

    这眼看天色不早了,还得找地方赶紧挖地窝子、撑棚子制作避风避寒的住所,可不敢再耽误时间了——

    在他们看来,干部领导们慷慨激昂的演讲那就是耽误时间。

    而崔青子这边氛围到位了、感情也到位了,他可不想就这么结束,咳嗽一声准备再来一段。

    没办法,尿崩了,刹不住车。

    见此有些社员头皮都麻了,赶紧给各家生产队的干部使眼色。

    李双水硬着头皮说:“领导,你说这松林永不变色,我觉得未必吧?你看这些松树这不是已经变成红色的了吗?”

    他怕得罪崔青子,又赶紧补充道:“我不是挑刺呀,我是觉得这些松树确实跟咱们同志们是一样的,你看,不管曾经是什么样子,最终都有一颗红色的心!”

    古共和听到他的话后却认真的思考起来。

    他疑惑的挠挠头说:“不对呀,这些松树叫黑松,墨绿发黑,不应该能变成橙色、红色啥的,十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社员们是来干活的不是来旅游的更不是来搞科研的,他们可不想管这松林怎么会变成红色的,一个个就说:

    “黑松变红松,这是社会主义改造了它。”

    “它们在资本主义国家是黑色的,到了咱们人民的社会就变成红色的了。”

    “别胡逼咧咧了,这狗逼地方没个逼房子,咱们睡什么鸡脖子的逼地方啊?”

    “住什么房子?想的倒美,怎么不想着住资本家的大别野?”

    社员们嚷嚷起来,现场顿时有些乱七八糟。

    营部那边紧急开会,然后定下了住宿方式:老规矩,去树林后面挖窝棚子!

    窝棚子是地窝子+棚屋子的合称,简单来说就是在地上挖个大坑平整起来,铺上木板、防水塑料布、干草、席子、被褥——这是有顺序的,要按顺序铺就。

    然后上面用木头、塑料布、茅草搭建起一个棚子遮风避雨,这就是窝棚子了。

    命令下达,各连队、各班排组的干部们开始规划区域进行选择。

    他们穿过黑松林去后面盐碱地里挖地窝子,这样,沉寂安静的黑松林一下子变得地动山摇起来。

    树上还有打窝住下的海鸟,荒草洼里则有野兔子,它们受到惊吓便迅速逃跑。

    林子里顿时响起欢呼声:“有兔子!”

    “抓了它抓了它,晚上加餐!”

    “快快快,这是兔子洞绝对是兔子洞,堵住,熏兔子……”

    这时候营部里的干部举着大喇叭过来进行通知了:

    “同志们、同志们,不许在黑松林里开火!不许挖断松树的根系,都离开黑松林找空地挖窝棚子呀!违者罚款,到时候不要怪咱们组织上不讲人情!”

    “重复一遍……”

    干部们将通知传达下去,有些社员很不爽:“都是些活树又没死,干嘛不让在林子里开火?还能引起火灾烧了林子不成?”

    “还别说,这里面不光是活树,也有些树我看着死掉了……”

    “正好,那就砍了用来撑窝棚子吧……”

    “能行吗?组织上允许吗?”

    “枯树而已,有什么不允许的?还指望着老蚌生珠、枯木逢春啊?”

    听到这些讨论声,王东虎跃跃欲试:“王老师,这林子里有枯树,咱们也砍点木头过来吧?”

    王忆说道:“别找事,树根都不让碰,你觉得组织上会允许咱们砍树?”

    “行了,老老实实的,反正咱们不用木头撑窝棚子,来,找个避风的地方开始拉帐篷。”

    其实他挺愿意住窝棚子的。

    这东西新奇。

    窝棚子中的地窝子是从边疆建设兵团传回来的建筑模式,边疆地区干旱少雨,多是戈壁沙漠地区,这种地方往往缺少木材,所以就在地上挖地窝子来住。

    这种地窝子是在地面以下挖一米多深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块垒起来约半米的矮墙,屋顶放几根椽子,搭上树枝编的筏子,再用泥巴糊住,这样就能住人了。

    边疆的地窝子就跟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一样,挖出来后都是要常年住人的。

    外岛地区特别潮湿,没法挖地窝子进行常年住人,而且当地雨水也多,住地窝子的话下大雨很容易内涝。

    可是赶海工一共没几天,这时候盖房子肯定不行,拉帐篷也没那条件,于是工地上就发动社员们向边疆建设兵团的战士们学习,搭建地窝子暂住。

    地窝子有很多优点,比如冬暖夏凉、造价便宜、耗时短、还能抵御大风,这就很适合赶海工时候进行暂住了。

    当然,外岛地下很潮湿,不过挖地窝子的地方不在树林里面,挖出来后可以先在里面开火做晚饭。

    做晚饭要烧火,能把湿润的土地给烤干甚至最后留下碳灰还能保持热乎乎的温度。

    到时候铺上木板防火,再一层层铺设塑料布牛皮纸、干草、席子等等东西,这样住起来就比较舒服了。

    如果温度保持的好,晚上睡在地窝子里就跟睡暖炕一样。

    王忆这边想睡地窝子,他就让社员们挖一个坑,在旁边用木头、茅草和塑料布扎起个棚屋来。

    棚屋挪开,地窝子可以烧火做饭,棚屋挪过去,地窝子可以住人。

    有社员挖地窝子,有社员扎棚屋子,还有社员在他指挥下搭建起帐篷。

    这帐篷可不是户外玩所用的小帐篷,而是迷彩油布大帐篷,带窗户的。

    大帐篷所用材料是两层的,外面一层是迷彩涂银牛津布,里面是保温油布,两层布在一起可以防水也可以隔绝寒冷。

    它上面甚至有烟囱口,是可以生炉子的,所以王忆也带了火炉过来。

    另外帐篷整体支架是用钢管架设而成,地梁加固、满焊点链接,然后再配上一个个睡袋,绝对可以睡个好觉。

    十个人一个帐篷,总共四顶帐篷开始搭建。

    周围几个生产队的先被吸引,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看稀罕:

    “嘿,帐篷,行啊,赖子,你们队里还准备了帐篷这样的好东西?”

    “天涯岛那边就是先进,这帐篷真好,又大又宽敞,这是军用帐篷吧?”

    “肯定的,你看上面还有绿花黄花呢……”

    “能不能进去看看啊?你们帐篷挤一挤,给我留个位子怎么样?”

    王东虎笑道:“你这个家伙想的怪美,就凭你不洗脚的习惯,还能让你进帐篷?这不是污染了我们帐篷?”

    帐篷骨架搭建起来后挂棚就很快了,一个一个的帐篷接连拔地而起。

    以至于团部过来送信的同志都找错地方了:“哟,你们营地指挥部弄的怪好咧,领导在哪里?”

    社员们听到他的话后哈哈笑,笑的是东倒西歪:“这不是营地的指挥部,不是我们领导的帐篷。”

    “王老师也是领导,是个排长哩……”

    “行了行了,人家通讯员同志过来是有正事,别乱开玩笑,我们营部你得往那边走……”

    营部的领导们也是住帐篷,住的还真是军用帐篷,都是以前军队遗留的老式篷布帐篷。

    那帐篷跟王忆带过来的钢结构、牛津布帐篷不能比,社员们是识货的,他们很快意识到这点纷纷过来看热闹,看着方方正正的帐篷纷纷露出羡慕之色。

    王忆还给秋渭水和钟瑶瑶两个女同志共同准备了个帐篷,这次就是野营帐篷了,不过是加厚隔音处理的,外表普通,其实内里别有洞天:

    有小夜灯、带蓄电池,所用睡袋里面加绒的,一人还有个大暖水袋。

    钟瑶瑶的待遇跟秋渭水一样,把她高兴的不行,真想把妹妹也给拉过来一起发一套装备。

    地窝子挖好了,出去捡干柴的小组也回来了,带回好些松针松塔之类的东西。

    这东西易燃,扔进地窝子里点火,哪怕地窝子因为凹陷在地面下,可火焰依然熊熊燃烧。

    此时各生产队都开始开火造饭。

    然后营部那边响起欢呼声,营部干部举着喇叭跑着喊起来:

    “老话说的好!要想吃馍,深沟大河!”

    “同志们,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国家体恤咱们赶海工不容易,今年给予咱们同志好待遇、好福利!”

    “来赶海工的同志都有粮食、有荤菜吃,一人一天一斤大米、一斤小米、两个鸡蛋!”

    这消息顿时引发了全营地的躁动。

    连天涯岛这边的社员都感到很欣喜,一天一斤大米、一斤小米还给两个鸡蛋。

    条件不错。

    而领导还在继续喊:“团部设立了食堂,到了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去团部食堂吃饭,蒸地瓜、蒸土豆、高粱饭、玉米饼子、咸菜咸鱼管够!”

    社员们更躁动。

    行啊,这次赶海工是管吃管喝了。

    粗粮管够!

    于是有些人就在心里盘算开了。

    既然团部食堂粗粮管够,那细粮是不是可以省下了?

    为了让大家能吃饱肚子有力气干活,粮食都是提前一天下发。

    随后便有三轮车开过来,车上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大米小米和用筐子盛的鸡蛋。

    以排为单位,排长们去领粮食。

    王忆领着王祥赖过去后,人家直接给他五十斤大米、五十斤小米、一百个鸡蛋……

    好家伙,他们来才来了四十号人!

    这样子等于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了。

    但王忆还不好发扬风格说实话,因为现在上级单位领导们还没有发现他们生产队人员编制上的问题。

    王祥赖这边也挺惶恐,他们都是老实人,占国家便宜、挖集体墙角这种事没干过,没有经验。

    两人一人手拎五十斤粮食再合力抬起装鸡蛋的小筐,面色都不太正常。

    黄志武是个人精,一下子看出他们表情不对劲,他上来低声问:“怎么了?给你们粮食给多了?”

    王忆飞快看了看左右,小声跟他说:“我们队里来的人不够,只来了四十个——你别给我透露出去啊!”

    黄志武听到这话顿时笑了:“就为这事?”

    他摇摇头,忍不住的叹了口气:“哎,王老师,你跟你们王队长是一脉相承的好同志。”

    “我跟你说吧,这压根不是事,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上查这种缺工逃工行为查的很严,但这几年已经查的不严了。”

    “像我们生产队吧,我们是给了二十四个名额的标准,其实也就来了二十个。”

    “另外四个没来就没来,只要差不多,上级领导不会怪罪的,这种事他们体谅咱的苦衷,别担心,真没事!”

    王忆一听顿时松了口气,高兴的说道:“这么回事啊,那太好了。”

    他停下脚步对王祥赖说:“往回走,给车上把多出来的粮食和鸡蛋还回去。”

    黄志武这边直接愣住了:“王老师,你是故意在这里给我表演呢,还是真就思想觉悟这么高?”

    王忆看到他的反应、听到他的话反应过来,问道:“噢,这事算是默许的?那多出来的粮食和鸡蛋怎么处理?”

    黄志武冲他挤挤眼:“咱们干部自己处理!”

    王忆:“……”

    我还是把这个年代想的太美好、把这年代的人想的太单纯了。

    既然这是潜规则,他就没有再废话。

    两人带上粮食和鸡蛋回去,都储存起来暂时不分掉,各队都不会立马分掉。

    因为社员们自己带了干粮过来,然后从明天开始团部还要设立食堂,所以这粮食鸡蛋暂时不能吃,。

    他们也没有秤来称粮食,这样得等到回了村子里后再分。

    一个道理,得等到带粮食鸡蛋回到村里,这样干部们才好从里面获取私利。

    否则现在就给社员们分粮食,等到回程中社员一看干部们扛着袋子、拖着筐子,这样像话吗?不像话!

    王忆把粮食鸡蛋交给秋渭水和钟瑶瑶来负责储备,他在这里吊起锅来涮肉、涮菜吃。

    不是涮火锅,涮火锅那香味太厉害了,风一吹全营地恐怕都能闻见,这岂不是成了故意馋人?

    这种行为很招人恨的。

    王忆带了肉骨头煮汤,大骨汤熬的滚烫泛白,浓的就跟牛奶一样。

    这时候他们切肉涮肉吃,下入蔬菜然后一人一碗小料蘸着吃。

    如此一来味道也香,吃起来香,闻起来不会特别的出众。

    这顿饭的精髓都在小料碗里:

    能吃辣的里面是剁椒酱、爱吃辣的是老干妈辣酱、想吃香的则往里面挖芝麻酱,再加上点酱油醋和香油之类,别说肉了,就是用蔬菜蘸一下也好吃下饭。

    社员们把地窝子围的水泄不通,你一块肉我一块肉的捞着吃得分外起劲。

    条件有限,不能靠吃肉吃到饱,这样王忆还带着豆腐来的,豆腐下入锅里可了劲的翻滚,千滚豆腐万滚鱼,不怕它们炖的时间长,时间越长越有滋味。

    松树林挡住了风,地窝子里火焰熊熊,这样一顿饭众人吃的是额头冒汗。

    太过瘾了!

    外队社员不知道他们在吃什么,但他们知道天涯岛这边肯定吃好的。

    有些脸皮厚便端着饭碗凑过来,说:“人多一起吃,人多吃起来更香。”

    王忆很大方,会允许这些人舀一碗大骨汤。

    这大骨汤也是好东西,炖的时候他往里面加浓汤宝了,所以才会这么短时间就泛白冒鲜。

    另外他还准备了葱花香菜碎,一碗大骨汤到手,撒点葱花香菜碎,再来点胡椒粉,真是辛辣喷香,好喝还暖胃暖身子!

    出来赶海工,能喝上这一碗汤已经让人感到心满意足了。

    看着他们这里有吃有喝有聊天,越来越多的人过来。

    秋渭水这时候就往锅里添开水,汤会淡一些,可是过来的人都能分上一碗大骨汤解解馋。

    实际上骨头现在还没有炖开,所以大火一直煮着,后面再加水可汤汁还是挺香的,骨头这东西越炖越有滋味。

    后面锅底落下了肉碎和菜叶,肉骨头上的肉也炖下来了,于是精明的人就往锅底下来下勺子,舀入碗里的汤中多多少少带着点肉。

    有点肉吃便心满意足!

    王忆另外还准备了酸辣可口的小咸菜,过来的人夹两筷子,用大骨汤泡上干饼。

    等到饼子吸满了热汤吃进嘴里,配上一条酸辣咸菜丝,吃起来热乎,滋味也好,很开胃。

    这就是王忆选择吃大骨汤当晚饭的原因。

    外队的人来了后也能跟着喝一碗汤,不会显得他们很吝啬。

    如果吃火锅可不成,火锅汤底就那些,一旦被分掉后面省下的便是清汤寡水。

    肉骨头汤可以一直炖一直分,谁都有的喝,前面的喝香汤后面的能混上几块肉。

    来的人别管多少,都能喝一个浑身暖烘烘。

    这样大家伙对王忆的安排没话说,提起他来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句:王老师为人真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