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到夜莺的歌喉
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
我也许,我也许忘记。
◇她的名字[ 原载1923年11月10日《小说月报》,英文题为Her Initials。]
哈代[ 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早年和中年以小说为主,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发表后被指有违道德,招致了强烈攻击。哈代发誓不再写小说,全力作诗。他的诗冷峻、深刻,较他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识。徐志摩对哈代非常崇拜,在英国留学时曾专程到乡间拜见哈代。] ?原作
在一本诗人的书叶上
我画着她芳名的字形;
她像是光艳的思想的部分,
曾经灵感那歌吟者的欢欣。
如今我又翻着那张书叶,
诗歌里依旧闪耀着光彩,
但她的名字的鲜艳,
却已随着过去的时光消淡!
◇一个星期[ 1928年2月译,收入1931年8月新月书店《猛虎集》。
]
哈代?原作
星一那晚上我关上了我的门,
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
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
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
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会又叫你我凑在一起。
星四中上我思想又换了样;
我还是喜欢你,我俩正不妨
亲近的住着,管它是短是长。
星五那天我感到一阵心震,
当我望着你住的那个乡村,
说来你还是我亲爱的,我自认。
到了星期六你充满了我的思想,
整个的你在我的心里发亮,
女性的美哪样不在你的身上?
像是只顺风的海鸥向着海飞,
到星期晚上我简直的发了迷,
还做什么人这辈子要没有你!
◇曼殊斐儿诗三首[ 原载1930年8月15日南京《长风》半月刊第1期。曼殊斐儿(Kathleen Mansfield,1888—1923),又作曼殊斐尔,通译曼斯菲尔德。生于新西兰,经历传奇,在法国、德国、英国都留有她的足迹,通常被视为英国作家。1922年7月,徐志摩曾登门拜访她,半年后曼殊斐儿因病去世。
]
曼殊斐儿,她只是不同,她的诗,正如她的散文,都有她独有的气息与韵味。一种单纯的神秘的美永远在她的笔尖上颤动着。她一生所想望,所追求的是一种晶莹的境界;在人格上,在思想上,在表达的艺术上,她永远是凝视着那一个憧憬。
她有一个弟弟;她最爱他。他是夭死的;这与她是莫大的打击,她感到的是不可言宣的悲哀。同时这件大事也使她更透深一层观察人生,在她的作品里留有深刻的痕迹。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到夜莺的歌喉
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
我也许,我也许忘记。
◇她的名字[ 原载1923年11月10日《小说月报》,英文题为Her Initials。]
哈代[ 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早年和中年以小说为主,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发表后被指有违道德,招致了强烈攻击。哈代发誓不再写小说,全力作诗。他的诗冷峻、深刻,较他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意识。徐志摩对哈代非常崇拜,在英国留学时曾专程到乡间拜见哈代。] ?原作
在一本诗人的书叶上
我画着她芳名的字形;
她像是光艳的思想的部分,
曾经灵感那歌吟者的欢欣。
如今我又翻着那张书叶,
诗歌里依旧闪耀着光彩,
但她的名字的鲜艳,
却已随着过去的时光消淡!
◇一个星期[ 1928年2月译,收入1931年8月新月书店《猛虎集》。
]
哈代?原作
星一那晚上我关上了我的门,
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
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
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
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会又叫你我凑在一起。
星四中上我思想又换了样;
我还是喜欢你,我俩正不妨
亲近的住着,管它是短是长。
星五那天我感到一阵心震,
当我望着你住的那个乡村,
说来你还是我亲爱的,我自认。
到了星期六你充满了我的思想,
整个的你在我的心里发亮,
女性的美哪样不在你的身上?
像是只顺风的海鸥向着海飞,
到星期晚上我简直的发了迷,
还做什么人这辈子要没有你!
◇曼殊斐儿诗三首[ 原载1930年8月15日南京《长风》半月刊第1期。曼殊斐儿(Kathleen Mansfield,1888—1923),又作曼殊斐尔,通译曼斯菲尔德。生于新西兰,经历传奇,在法国、德国、英国都留有她的足迹,通常被视为英国作家。1922年7月,徐志摩曾登门拜访她,半年后曼殊斐儿因病去世。
]
曼殊斐儿,她只是不同,她的诗,正如她的散文,都有她独有的气息与韵味。一种单纯的神秘的美永远在她的笔尖上颤动着。她一生所想望,所追求的是一种晶莹的境界;在人格上,在思想上,在表达的艺术上,她永远是凝视着那一个憧憬。
她有一个弟弟;她最爱他。他是夭死的;这与她是莫大的打击,她感到的是不可言宣的悲哀。同时这件大事也使她更透深一层观察人生,在她的作品里留有深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