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超高效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名人之技?!
听到孙贤周如此的评价,赵林昌一时间沉默无语。
所谓的名人之技在棋界是一个特别的名词,它并不是类似于段位那种棋手等级的划分,也不是技术指标的泛称,想要真正理解这个名词的含义,首先就要知道所谓的‘名人’为何。
《辞海》中的解释,‘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称作名流,狭义上的名人是指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显要人物。广义上的名人,则是指一定范围内有高知名度的人,这里的范围是相对的,小到邻里、单位部门,大到国家、世界,在其相对范围为众人熟知的都可称之为名人。
但在棋界,‘名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在提到名人,大多数棋迷最先想到的是‘名人战‘,中,日,韩三国都有‘名人’战,虽然历史长短各有不同,规模大小,赛制设定也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一项比赛,比赛的冠军获得者被称为‘名人’,这个‘名人’和‘天元’‘王座’‘棋圣’等等称号并无分别,不过这并非是‘名人之技’中‘名人’的含义,如果有谁把‘名人之技’理解为‘得到名人战头衔者的技艺’,那就难免会被人笑话了。
名人,做为一个名词出现在棋界,最早是在日本,日语中的名人,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
战国时代末期,日本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是个棋迷,耳闻寂光寺日海和尚棋艺高超便约相见,本来织田信长对自已的棋艺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仍然是游刃有余。织田信长对日海棋技拜服之极。便称他为‘名人’,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时年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丰臣秀吉也酷爱围棋,认为围棋和兵法有相通之处。大力提倡在贵族和武士学下围棋,同时还为日海成立‘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在‘棋所’位置上的棋手即被称为‘名人’。此后四百年间,‘名人棋所’成为日本围棋的领导中心,名人一词也从形容词变成特定意义的名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棋力象征,直到日本棋院‘大手合’的开办,末代名人本因坊秀哉将头衔赠予日本棋院。
孙贤周是棋坛宿佬,对于这些棋坛典故自然是耳熟能详,他所说的‘名人之技’不问也知,肯定是‘一个时代最强者的技艺’之意。这样的评价甚至比‘冠军级棋手’更高,因为现代棋战中种种规则和制度的限制,冠军的获得者未必就是‘棋力最强者’。
一位业余棋手,却能得到孙贤周这种有实力,有声望的棋坛长者如此高的评价,这正常吗?
送孙贤周离开办公室后,赵林昌回到自已的办公桌后。看着那份中国棋院刚刚发来的文件发了会儿呆,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通知林宣根,让他过来一下儿。”
五分钟后,办公室的门敲响,随后一位四十多岁,身材壮实,理着个平头的干练男子走了进来,“总长。您找我?”行了个礼,这位男子问道——林宣根,事务局下属事务次长,主要负责棋院对外事务,是赵林昌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之一。
“嗯。这是中国棋院刚刚发来的三星杯参赛选手名单,你应该已经看过了吧?”赵林昌指了指桌上的文件问道。
“是的。”扫了一眼桌上的文件,林宣根答道。
“上次听你讲,中国棋院将提交参赛选手名单日期推迟一周是因为业余棋手报名者超过预期,要办选拔赛将报名人数缩小,但这份名单上的业余棋手只有七人,比分配给中国棋院的名额还少三个,这是怎么回事儿?”赵林昌问道。
“噢,关于这个问题,在收到这份文件时我已向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孙文东电话了解,据他讲,选拔赛是在上周周六周日举行,参赛棋手共有十八名,经过两天四轮的比赛,本以决出十位棋手,但这十位棋手在得到参赛权后宣布弃权,所以送过来的名单上只有七位棋手。”林宣根答道。
“呃......,得到了参赛权又放弃?什么原因?一个两个还可以理解,怎么会有三个之多?既然参加三星杯的意愿如此薄弱,当初为什么要报名,为什么又要参加选拔赛?”听到林宣根的回答,赵林昌有些不满,心想那些人把三星杯当成什么?说参加就参加,说弃权就弃权,小孩子玩儿过家家吗?
“侧面了解,三位放弃参赛权的棋手在中国业余棋界非常有名,与名单中的第二位武亦东合称为‘业余四大天王’,网上传闻,此次‘业余四大天王’一起报名参加三星杯赛是要与这次选拔赛排名第一的王仲明争名头,但在选拔赛中,除一人因比赛轮次较少没有与王仲明交手外,其余三人均遭致惨败,我想,他们之所以弃权,或许会与这个有关。”林宣根答道。
“王仲明.....怎么又有这个人的事儿?”赵林昌自言自语道。
“呃.....,您说什么?”赵林昌的声音很轻,林宣根没有听清楚。
“噢,没什么。对这个王仲明你知道多少?”赵林昌问道。
“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是中国业余棋坛今年才突然冒出来的一位业余棋手,实力很强,曾经战胜过数位职业棋手,其中还包括我国棋手吴灿宇。”林宣根答道。
“唔......,好好调查一下儿这个人。”从林宣根的回答来看,对方虽然比自已了解的情况多些,但多的也有限,不过这倒也不能怪人家,在迎来送往,每天碰到的见到的总是职业棋手的韩国棋院,事先没有任何指示,让事务局的次长去特别留意一位国外的业余棋手,实在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调查王仲明吗?”林宣根一愣,他很意外,不过是一名参加三星杯预选赛的业余棋手,至于让自已的顶头上司如此重视吗?
“对,孙贤周孙老师对这个人的评价很高,你调查的要尽量详细一些。”赵林昌吩咐道。
“是,我这就去办。您还有其他事吗?”既然是上司的特别吩咐,自已照办就是,没必要刨根问底,林宣根应声答道。
“噢,没有了,你去忙你的吧。”赵林昌吩咐道。
从总长办公室出来,林宣根回到了自已的办公室,具体的调查资料的工作自然用不着他这个次长亲自去做,叫来一位职员,他把任务交待下去,一方面在网上搜集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在北京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坐下来还没有十分钟,那位被指派在网上搜集资料的职员就敲响了他办公室的房门,手里还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这么快就把资料找全了?”林宣根有些意外的问道,虽说现在网络资讯发达,很多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但短短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做到一位远非知名人物的详细资料,自已手底下的人工作效率未免也太高了些吧?该不会是因为快到下班时间而糊弄自已吧?
“还没有,不过我觉得已经找到的这条信息就够震撼的了,所以才马上向您汇报。”这位职员叫李德铭,今年二十五岁,进入韩国棋院事务局工作才有半年左右,捧着笔记本电脑,他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显然是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哦,什么样的消息?”林宣根问道,心想,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沉不住气了,不过一是位业余棋手,至于这么激动,甚至说出‘震撼’这种词吗?
“您看。”李德铭忙来到林宣根的办公桌旁,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放下给对方看,屏幕上显示的并非是韩国的网站,而是中国某个网站论坛的页面。
“......,我不是让你查王仲明的资料,你给我看这个干嘛?”页面上,是两个年轻人在中国棋院大门前顶着棋盘的图片,林宣根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经在中文上下过相当的功夫,但那终究不是他的专业,日常交流会话问题不大,但让他看大段的中文资料,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您看,这个人是谁?”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李德铭把那张图片放大,重点落在左边顶着棋盘的年轻人身上。
刚才图片很小,林宣根并没有仔细去看,因为那两个人明显不过十七**的样子,和王仲明的年纪明显对不上号,现在听李德铭特别强调,他这才凑近屏幕仔细去看,“咦......这个人好象叫溥家齐,是中国国青队的主力成员吧?”。
“对,就是他。”李德铭答道。
“......,他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照片?这和王仲明又有什么关系?”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是谁,林宣根更加的糊涂,虽然他也承认,这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不过自已派下的任务是查找王仲明的资料,做为具体执行者,除此以外任何行为都是不务正业,这个家伙是想讨骂吗?!(未完待续。。。)
名人之技?!
听到孙贤周如此的评价,赵林昌一时间沉默无语。
所谓的名人之技在棋界是一个特别的名词,它并不是类似于段位那种棋手等级的划分,也不是技术指标的泛称,想要真正理解这个名词的含义,首先就要知道所谓的‘名人’为何。
《辞海》中的解释,‘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称作名流,狭义上的名人是指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显要人物。广义上的名人,则是指一定范围内有高知名度的人,这里的范围是相对的,小到邻里、单位部门,大到国家、世界,在其相对范围为众人熟知的都可称之为名人。
但在棋界,‘名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在提到名人,大多数棋迷最先想到的是‘名人战‘,中,日,韩三国都有‘名人’战,虽然历史长短各有不同,规模大小,赛制设定也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一项比赛,比赛的冠军获得者被称为‘名人’,这个‘名人’和‘天元’‘王座’‘棋圣’等等称号并无分别,不过这并非是‘名人之技’中‘名人’的含义,如果有谁把‘名人之技’理解为‘得到名人战头衔者的技艺’,那就难免会被人笑话了。
名人,做为一个名词出现在棋界,最早是在日本,日语中的名人,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
战国时代末期,日本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是个棋迷,耳闻寂光寺日海和尚棋艺高超便约相见,本来织田信长对自已的棋艺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仍然是游刃有余。织田信长对日海棋技拜服之极。便称他为‘名人’,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时年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织田信长死后,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丰臣秀吉也酷爱围棋,认为围棋和兵法有相通之处。大力提倡在贵族和武士学下围棋,同时还为日海成立‘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在‘棋所’位置上的棋手即被称为‘名人’。此后四百年间,‘名人棋所’成为日本围棋的领导中心,名人一词也从形容词变成特定意义的名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棋力象征,直到日本棋院‘大手合’的开办,末代名人本因坊秀哉将头衔赠予日本棋院。
孙贤周是棋坛宿佬,对于这些棋坛典故自然是耳熟能详,他所说的‘名人之技’不问也知,肯定是‘一个时代最强者的技艺’之意。这样的评价甚至比‘冠军级棋手’更高,因为现代棋战中种种规则和制度的限制,冠军的获得者未必就是‘棋力最强者’。
一位业余棋手,却能得到孙贤周这种有实力,有声望的棋坛长者如此高的评价,这正常吗?
送孙贤周离开办公室后,赵林昌回到自已的办公桌后。看着那份中国棋院刚刚发来的文件发了会儿呆,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通知林宣根,让他过来一下儿。”
五分钟后,办公室的门敲响,随后一位四十多岁,身材壮实,理着个平头的干练男子走了进来,“总长。您找我?”行了个礼,这位男子问道——林宣根,事务局下属事务次长,主要负责棋院对外事务,是赵林昌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之一。
“嗯。这是中国棋院刚刚发来的三星杯参赛选手名单,你应该已经看过了吧?”赵林昌指了指桌上的文件问道。
“是的。”扫了一眼桌上的文件,林宣根答道。
“上次听你讲,中国棋院将提交参赛选手名单日期推迟一周是因为业余棋手报名者超过预期,要办选拔赛将报名人数缩小,但这份名单上的业余棋手只有七人,比分配给中国棋院的名额还少三个,这是怎么回事儿?”赵林昌问道。
“噢,关于这个问题,在收到这份文件时我已向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孙文东电话了解,据他讲,选拔赛是在上周周六周日举行,参赛棋手共有十八名,经过两天四轮的比赛,本以决出十位棋手,但这十位棋手在得到参赛权后宣布弃权,所以送过来的名单上只有七位棋手。”林宣根答道。
“呃......,得到了参赛权又放弃?什么原因?一个两个还可以理解,怎么会有三个之多?既然参加三星杯的意愿如此薄弱,当初为什么要报名,为什么又要参加选拔赛?”听到林宣根的回答,赵林昌有些不满,心想那些人把三星杯当成什么?说参加就参加,说弃权就弃权,小孩子玩儿过家家吗?
“侧面了解,三位放弃参赛权的棋手在中国业余棋界非常有名,与名单中的第二位武亦东合称为‘业余四大天王’,网上传闻,此次‘业余四大天王’一起报名参加三星杯赛是要与这次选拔赛排名第一的王仲明争名头,但在选拔赛中,除一人因比赛轮次较少没有与王仲明交手外,其余三人均遭致惨败,我想,他们之所以弃权,或许会与这个有关。”林宣根答道。
“王仲明.....怎么又有这个人的事儿?”赵林昌自言自语道。
“呃.....,您说什么?”赵林昌的声音很轻,林宣根没有听清楚。
“噢,没什么。对这个王仲明你知道多少?”赵林昌问道。
“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是中国业余棋坛今年才突然冒出来的一位业余棋手,实力很强,曾经战胜过数位职业棋手,其中还包括我国棋手吴灿宇。”林宣根答道。
“唔......,好好调查一下儿这个人。”从林宣根的回答来看,对方虽然比自已了解的情况多些,但多的也有限,不过这倒也不能怪人家,在迎来送往,每天碰到的见到的总是职业棋手的韩国棋院,事先没有任何指示,让事务局的次长去特别留意一位国外的业余棋手,实在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调查王仲明吗?”林宣根一愣,他很意外,不过是一名参加三星杯预选赛的业余棋手,至于让自已的顶头上司如此重视吗?
“对,孙贤周孙老师对这个人的评价很高,你调查的要尽量详细一些。”赵林昌吩咐道。
“是,我这就去办。您还有其他事吗?”既然是上司的特别吩咐,自已照办就是,没必要刨根问底,林宣根应声答道。
“噢,没有了,你去忙你的吧。”赵林昌吩咐道。
从总长办公室出来,林宣根回到了自已的办公室,具体的调查资料的工作自然用不着他这个次长亲自去做,叫来一位职员,他把任务交待下去,一方面在网上搜集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在北京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坐下来还没有十分钟,那位被指派在网上搜集资料的职员就敲响了他办公室的房门,手里还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这么快就把资料找全了?”林宣根有些意外的问道,虽说现在网络资讯发达,很多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但短短十分钟的时间就能做到一位远非知名人物的详细资料,自已手底下的人工作效率未免也太高了些吧?该不会是因为快到下班时间而糊弄自已吧?
“还没有,不过我觉得已经找到的这条信息就够震撼的了,所以才马上向您汇报。”这位职员叫李德铭,今年二十五岁,进入韩国棋院事务局工作才有半年左右,捧着笔记本电脑,他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显然是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哦,什么样的消息?”林宣根问道,心想,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沉不住气了,不过一是位业余棋手,至于这么激动,甚至说出‘震撼’这种词吗?
“您看。”李德铭忙来到林宣根的办公桌旁,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放下给对方看,屏幕上显示的并非是韩国的网站,而是中国某个网站论坛的页面。
“......,我不是让你查王仲明的资料,你给我看这个干嘛?”页面上,是两个年轻人在中国棋院大门前顶着棋盘的图片,林宣根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经在中文上下过相当的功夫,但那终究不是他的专业,日常交流会话问题不大,但让他看大段的中文资料,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您看,这个人是谁?”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李德铭把那张图片放大,重点落在左边顶着棋盘的年轻人身上。
刚才图片很小,林宣根并没有仔细去看,因为那两个人明显不过十七**的样子,和王仲明的年纪明显对不上号,现在听李德铭特别强调,他这才凑近屏幕仔细去看,“咦......这个人好象叫溥家齐,是中国国青队的主力成员吧?”。
“对,就是他。”李德铭答道。
“......,他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照片?这和王仲明又有什么关系?”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是谁,林宣根更加的糊涂,虽然他也承认,这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不过自已派下的任务是查找王仲明的资料,做为具体执行者,除此以外任何行为都是不务正业,这个家伙是想讨骂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