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薛遥和冯绍直到大晚上的才到家,小寅已经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冯绍跟宋奶奶说了声,把小寅抱回家了。
薛遥累的坐炕上缓了好久,才缓过来,他跟顾柔说:“今个儿可把我给累的,冯掌柜跟我说,今年只是带我看看流程,待到了明年,咱就要自个儿弄了。”
顾柔忙给他端了碗水过来:“真有这么累?比除夕那天还厉害?”
薛遥一口喝了水,说:“累!请五路财神呢,又是磕头又是供奉,复杂的很。”薛遥放下碗,不愿意多说,转而跟顾柔说起别的,“对了,听说整个正月里,天青巷那边都有扭秧歌踩高跷啥的,咱明天去玩不?”
顾柔一听,惊喜的很:“真的?行啊!咱明天就去玩。我跟宋奶奶说一声,她若是知道肯定喜欢。”
顾柔忙跑去跟宋奶奶说,宋奶奶听了可高兴了,她说:“以前一个人的时候也没想着去凑什么热闹,如今有你们一起,正好凑一块儿玩玩去。”
顾柔应了,又说了几句,正要走,宋奶奶又叫住她:“我记得你们来城里之后还没去庙里拜过吧?哦哟这可要抓紧,不然佛祖要怪罪的。”
顾柔说:“啊呀,倒把这事儿给忘了!”以前她和她爹娘过年的时候都要去庙里拜一拜的,祈求下一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如今没宋奶奶提醒,倒是忘了个精光。
宋奶奶说:“要不咱明天先去庙里拜佛祖,然后再去天青巷看人踩高跷。城里的慈恩寺离天青巷不远。”
顾柔连连点头,又说:“我去跟阿遥说一声,那啥,去寺里一般要捐多少香油钱?”
宋奶奶说:“不用太多,意思意思就行,最重要的是心意。我跟慈恩寺的方丈认识,到时候我去找他说话,你们自个儿逛去啊。”
顾柔应了,回头又从房间角落里扣出一个小匣子,拿出一百个铜板准备做香油钱,才放心去睡。
第二天,三人早早的就起来了,聚在一块儿吃早饭。宋奶奶喝了几口粥就不准备再吃,她像个小孩子似的朝顾柔眨眼睛:“慈恩寺的素面可好吃了,里头有素鸡,素鸭,素虾,木耳香菇,油面筋。吃的人丢不下碗!我得留着点肚子到寺里吃面。”
三人吃了饭,拿好东西就出门了。节日里头街上人多,他们也索性不用马车,走过去也没几步。顾柔一看宋奶奶拿了好大一包东西,问道:“宋奶奶,这啥呀?咋这么大一包?让阿遥帮你拿着吧。”
宋奶奶也不推辞,把包给了薛遥:“也不是啥贵重东西,就是一些我平日里做的棉鞋,准备给他们小和尚送去。”
街上已有不少商家开始做生意了,也有一些要到过了正月才开门,不过街上也是热闹的很。人们都趁着正月里头出来走亲访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小孩子们发了疯的玩,招猫逗狗的没个正形儿,正月里不好打骂小孩,最多被爹娘说两句。
薛遥紧紧护着顾柔,防着被路上的孩子们撞到,又要看着宋奶奶,被宋奶奶好一顿说:“我身体硬朗着呢,用不着管我,你看着阿柔,别让人撞着了。”
慈恩寺不大,香火倒是旺的很,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宋奶奶领着人进门,先磕头上香。几人闭着眼睛虔诚的很,五心朝天,心里默默许愿,无非是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之类。磕了头,几人站起来,往一边的箱子里添了香火钱,宋奶奶又把鞋子啥的交给小和尚,由小和尚领着去见方丈了。
薛遥和顾柔两个就在庙里逛起来,薛遥给顾柔讲那西天的故事,说的唾沫横飞,堪比那说书的。等薛遥说的差不多了,宋奶奶也就出来了。
她把手里的东西慎重的交给顾柔:“这是平安符,我特意向方丈求来的,开过光呢。你贴身放着啊。”
见顾柔收了,宋奶奶像完成一件大事一样,浑身轻松,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前头领路:“走,咱吃素面去!”
素面果然如宋奶奶讲的一样,慢慢的一碗全是好货色,三人没一个是吃不下的,全吃了个底朝天,薛遥看顾柔爱吃素鸭,还特意打包一份。
吃了面,三人还惦记着要去看秧歌,宋奶奶最爱看这个,她也不要薛遥扶,走在前头领路,一点不像花甲之年的样子。
还跟顾柔他们说:“看人扭秧歌看啥?就看那一份热闹!大家伙儿在一起聚一聚,笑一笑,热闹热闹,这才是过节的样子。”
还没到天青巷,就能隐约看到踩高跷的人的戏服了。唢呐和锣的声音直冲云霄,喜庆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引的人伸长了脖子看。
天青巷那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不时的喝彩哄笑。薛遥护着宋奶奶和顾柔占据了个好位置,跟着别人一起笑。
艺人们踩着高跷,穿着戏服,头上戴着花儿,有甩着长袖扮公子哥儿的,有涂着胭脂扮媒婆的,有化妆成老头老太逗人笑的,有举着扇子翩翩起舞的。人们看的眼花缭乱,这里一个鹞子翻身,那里一个二人抬轿,喝彩声不绝于耳,看完这个看那个,手都拍红了。
正看着呢,后面扭秧歌的队伍来了。个个穿着桃红色的裙子,手里拿着嫩绿色的大扇子,随着唢呐声慢慢走过来,走三步退两步,扇子都要被他们翻出花儿来了,还时不时的换个队形,一会儿举着扇子围成个圈儿,一会儿排成一排摇扇子,偶尔有那跟不上节奏的,被围观的人们好一顿笑。
正笑着呢,薛遥兴奋的跟顾柔他们说:“快看,耍杂技的来了!”
顾柔他们一看,几十个姑娘打头阵,穿着桃色的衣裳,手里两块大红色的手绢在他们手里飞快的转个不停,引起人们阵阵喝彩,一会儿,把那手绢一抛,又稳稳的接住,继续转。还不等顾柔他们鼓掌,姑娘们手一晃,那手绢绕着她们的脖子转了一个圈儿,又稳稳的回到他们手里。周围的人们大声的叫好,不少人喊再来一个。
远处又传来喝彩声,顾柔他们伸长了脖子一看,哦哟,这个好。只见一个艺人脚上踩着高跷,手里拿着几根竿子,那竿子上各顶一块手绢儿,在上头转呢。这人所到之处,喝彩的声音最响最热闹,鼓掌鼓个不停。
接下来的更厉害,转手绢儿看过了,转碟子看见过不?这不,又来一群,头顶上顶着一叠盘子,个个手里拿好几根竿子,上面顶着碟子转,这手绢儿掉下来不要紧,碟子掉下来可不心疼?人们个个把心提到嗓子眼,边鼓掌边担心呢。
还有小小一个孩子,头顶着一叠碗,单脚站在人家头上,稳稳的过去了。
几人看的眼花缭乱,连天色暗下来了都不知道。直到后面没节目了,还问人家呢:“后面还有不?”
人家说:“没了,没看天色都暗了嘛,要看,明个儿再来吧。”
几人还没看过瘾呢,随着人群慢慢散开去。宋奶奶一脸的兴奋,脸也红扑扑的:“咋样?跟你们南方的比,可好看不?”还一脸的高兴骄傲。
顾柔连连点头:“当然好看,我手都拍疼了呢,看都看不过来。”
薛遥也说:“那些艺人真够本事的,我就想不明白,那碟子是咋转的呢!”
几人兴奋的议论着刚刚看的秧歌,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了。
时间过的飞快,孩子们还没玩够呢,元宵就快到了。这天,薛遥兴冲冲的往家拿了个兔子灯回来。
顾柔哭笑不得:“这给谁玩去呀?你拉这个上街?”
薛遥说:“这是给你玩的,你看这兔子,可爱不?我想着,明年等咱孩子出生之后,也不能在城里过节,这元宵灯就算提前给他买好的。这个你收好,明年还能拿出来用呢。”
顾柔被他说的直笑,转而问他:“元宵灯会那天,我们去玩不?”
薛遥说:“你若是想去,咱就去玩,去放灯,猜灯谜啥的。到时候你可得多猜几个灯谜,我是不行的。”
可最终他们还是没去,顾柔肚子里的孩子不安分,脚也抽筋的厉害,就在家里和宋奶奶一起吃汤圆。
到了晚上,顾柔听到外面隐隐约约传来的鼎沸人声,颇为遗憾,跟薛遥说:“今后可能一辈子也不能在城里过年了,我还挺想去的呢。”
薛遥正安慰着,就听外面响起急促的敲门声,薛遥去开门,就见冯绍闯进来,一脸的惊慌:“你们看到小寅没有?”
薛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啊,我们一直待家里呢,咋了?冯掌柜你别急,有啥事儿慢慢说。”
冯绍急的声音都变了:“怎么不急呀?小寅,小寅走丢了!”
顾柔和宋奶奶都在屋里,一听,忙赶了出来。宋奶奶棉袄都没穿,就跑院子里来了:“你说啥?你再说一遍?慢慢说。”
冯绍咽了口唾沫,说:“我今个儿,和我家阿姝带着小寅去逛灯会的,人真的特别多,摩肩接踵的。我和阿姝走的好好的,就听前面乱的很,我隐约听到有人惨叫,还有人喊死人了。不少人还往回跑。我们一看情况不对,就和阿姝两个往人少的地方走。”
“可越来越不对,走在后面的人个个往前头挤,前面的人个个都往回挤。我一看,把孩子往脖子上一架,就牵着阿姝跑。”
“好容易人少点,我就把孩子放下来歇会儿,这时候阿姝被人一绊,摔倒了。我急忙去扶,等扶好了一回头,孩子就没了。”
冯绍说完,喘着粗气:“你说说,就这么一会儿,扶个人的功夫,小寅咋就没了呢?”
薛遥立刻跟冯绍说:“你先别急,我跟你一起出去找。也许是孩子贪玩,不知跑去哪儿了,现在城里这么乱,孩子早一点找到就少一点危险,我立马就动身,跟你一起找。”
冯绍点点头,也顾不得谢谢了,只跟宋奶奶招呼一声,两个男人就立马出门了。
留下两个女人惊魂未定,顾柔抚着宋奶奶慢慢回到屋里。
宋奶奶呆呆的坐在炕上,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你说这可咋办呀……”
薛遥和冯绍直到大晚上的才到家,小寅已经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冯绍跟宋奶奶说了声,把小寅抱回家了。
薛遥累的坐炕上缓了好久,才缓过来,他跟顾柔说:“今个儿可把我给累的,冯掌柜跟我说,今年只是带我看看流程,待到了明年,咱就要自个儿弄了。”
顾柔忙给他端了碗水过来:“真有这么累?比除夕那天还厉害?”
薛遥一口喝了水,说:“累!请五路财神呢,又是磕头又是供奉,复杂的很。”薛遥放下碗,不愿意多说,转而跟顾柔说起别的,“对了,听说整个正月里,天青巷那边都有扭秧歌踩高跷啥的,咱明天去玩不?”
顾柔一听,惊喜的很:“真的?行啊!咱明天就去玩。我跟宋奶奶说一声,她若是知道肯定喜欢。”
顾柔忙跑去跟宋奶奶说,宋奶奶听了可高兴了,她说:“以前一个人的时候也没想着去凑什么热闹,如今有你们一起,正好凑一块儿玩玩去。”
顾柔应了,又说了几句,正要走,宋奶奶又叫住她:“我记得你们来城里之后还没去庙里拜过吧?哦哟这可要抓紧,不然佛祖要怪罪的。”
顾柔说:“啊呀,倒把这事儿给忘了!”以前她和她爹娘过年的时候都要去庙里拜一拜的,祈求下一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如今没宋奶奶提醒,倒是忘了个精光。
宋奶奶说:“要不咱明天先去庙里拜佛祖,然后再去天青巷看人踩高跷。城里的慈恩寺离天青巷不远。”
顾柔连连点头,又说:“我去跟阿遥说一声,那啥,去寺里一般要捐多少香油钱?”
宋奶奶说:“不用太多,意思意思就行,最重要的是心意。我跟慈恩寺的方丈认识,到时候我去找他说话,你们自个儿逛去啊。”
顾柔应了,回头又从房间角落里扣出一个小匣子,拿出一百个铜板准备做香油钱,才放心去睡。
第二天,三人早早的就起来了,聚在一块儿吃早饭。宋奶奶喝了几口粥就不准备再吃,她像个小孩子似的朝顾柔眨眼睛:“慈恩寺的素面可好吃了,里头有素鸡,素鸭,素虾,木耳香菇,油面筋。吃的人丢不下碗!我得留着点肚子到寺里吃面。”
三人吃了饭,拿好东西就出门了。节日里头街上人多,他们也索性不用马车,走过去也没几步。顾柔一看宋奶奶拿了好大一包东西,问道:“宋奶奶,这啥呀?咋这么大一包?让阿遥帮你拿着吧。”
宋奶奶也不推辞,把包给了薛遥:“也不是啥贵重东西,就是一些我平日里做的棉鞋,准备给他们小和尚送去。”
街上已有不少商家开始做生意了,也有一些要到过了正月才开门,不过街上也是热闹的很。人们都趁着正月里头出来走亲访友,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小孩子们发了疯的玩,招猫逗狗的没个正形儿,正月里不好打骂小孩,最多被爹娘说两句。
薛遥紧紧护着顾柔,防着被路上的孩子们撞到,又要看着宋奶奶,被宋奶奶好一顿说:“我身体硬朗着呢,用不着管我,你看着阿柔,别让人撞着了。”
慈恩寺不大,香火倒是旺的很,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宋奶奶领着人进门,先磕头上香。几人闭着眼睛虔诚的很,五心朝天,心里默默许愿,无非是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之类。磕了头,几人站起来,往一边的箱子里添了香火钱,宋奶奶又把鞋子啥的交给小和尚,由小和尚领着去见方丈了。
薛遥和顾柔两个就在庙里逛起来,薛遥给顾柔讲那西天的故事,说的唾沫横飞,堪比那说书的。等薛遥说的差不多了,宋奶奶也就出来了。
她把手里的东西慎重的交给顾柔:“这是平安符,我特意向方丈求来的,开过光呢。你贴身放着啊。”
见顾柔收了,宋奶奶像完成一件大事一样,浑身轻松,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前头领路:“走,咱吃素面去!”
素面果然如宋奶奶讲的一样,慢慢的一碗全是好货色,三人没一个是吃不下的,全吃了个底朝天,薛遥看顾柔爱吃素鸭,还特意打包一份。
吃了面,三人还惦记着要去看秧歌,宋奶奶最爱看这个,她也不要薛遥扶,走在前头领路,一点不像花甲之年的样子。
还跟顾柔他们说:“看人扭秧歌看啥?就看那一份热闹!大家伙儿在一起聚一聚,笑一笑,热闹热闹,这才是过节的样子。”
还没到天青巷,就能隐约看到踩高跷的人的戏服了。唢呐和锣的声音直冲云霄,喜庆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引的人伸长了脖子看。
天青巷那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不时的喝彩哄笑。薛遥护着宋奶奶和顾柔占据了个好位置,跟着别人一起笑。
艺人们踩着高跷,穿着戏服,头上戴着花儿,有甩着长袖扮公子哥儿的,有涂着胭脂扮媒婆的,有化妆成老头老太逗人笑的,有举着扇子翩翩起舞的。人们看的眼花缭乱,这里一个鹞子翻身,那里一个二人抬轿,喝彩声不绝于耳,看完这个看那个,手都拍红了。
正看着呢,后面扭秧歌的队伍来了。个个穿着桃红色的裙子,手里拿着嫩绿色的大扇子,随着唢呐声慢慢走过来,走三步退两步,扇子都要被他们翻出花儿来了,还时不时的换个队形,一会儿举着扇子围成个圈儿,一会儿排成一排摇扇子,偶尔有那跟不上节奏的,被围观的人们好一顿笑。
正笑着呢,薛遥兴奋的跟顾柔他们说:“快看,耍杂技的来了!”
顾柔他们一看,几十个姑娘打头阵,穿着桃色的衣裳,手里两块大红色的手绢在他们手里飞快的转个不停,引起人们阵阵喝彩,一会儿,把那手绢一抛,又稳稳的接住,继续转。还不等顾柔他们鼓掌,姑娘们手一晃,那手绢绕着她们的脖子转了一个圈儿,又稳稳的回到他们手里。周围的人们大声的叫好,不少人喊再来一个。
远处又传来喝彩声,顾柔他们伸长了脖子一看,哦哟,这个好。只见一个艺人脚上踩着高跷,手里拿着几根竿子,那竿子上各顶一块手绢儿,在上头转呢。这人所到之处,喝彩的声音最响最热闹,鼓掌鼓个不停。
接下来的更厉害,转手绢儿看过了,转碟子看见过不?这不,又来一群,头顶上顶着一叠盘子,个个手里拿好几根竿子,上面顶着碟子转,这手绢儿掉下来不要紧,碟子掉下来可不心疼?人们个个把心提到嗓子眼,边鼓掌边担心呢。
还有小小一个孩子,头顶着一叠碗,单脚站在人家头上,稳稳的过去了。
几人看的眼花缭乱,连天色暗下来了都不知道。直到后面没节目了,还问人家呢:“后面还有不?”
人家说:“没了,没看天色都暗了嘛,要看,明个儿再来吧。”
几人还没看过瘾呢,随着人群慢慢散开去。宋奶奶一脸的兴奋,脸也红扑扑的:“咋样?跟你们南方的比,可好看不?”还一脸的高兴骄傲。
顾柔连连点头:“当然好看,我手都拍疼了呢,看都看不过来。”
薛遥也说:“那些艺人真够本事的,我就想不明白,那碟子是咋转的呢!”
几人兴奋的议论着刚刚看的秧歌,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了。
时间过的飞快,孩子们还没玩够呢,元宵就快到了。这天,薛遥兴冲冲的往家拿了个兔子灯回来。
顾柔哭笑不得:“这给谁玩去呀?你拉这个上街?”
薛遥说:“这是给你玩的,你看这兔子,可爱不?我想着,明年等咱孩子出生之后,也不能在城里过节,这元宵灯就算提前给他买好的。这个你收好,明年还能拿出来用呢。”
顾柔被他说的直笑,转而问他:“元宵灯会那天,我们去玩不?”
薛遥说:“你若是想去,咱就去玩,去放灯,猜灯谜啥的。到时候你可得多猜几个灯谜,我是不行的。”
可最终他们还是没去,顾柔肚子里的孩子不安分,脚也抽筋的厉害,就在家里和宋奶奶一起吃汤圆。
到了晚上,顾柔听到外面隐隐约约传来的鼎沸人声,颇为遗憾,跟薛遥说:“今后可能一辈子也不能在城里过年了,我还挺想去的呢。”
薛遥正安慰着,就听外面响起急促的敲门声,薛遥去开门,就见冯绍闯进来,一脸的惊慌:“你们看到小寅没有?”
薛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啊,我们一直待家里呢,咋了?冯掌柜你别急,有啥事儿慢慢说。”
冯绍急的声音都变了:“怎么不急呀?小寅,小寅走丢了!”
顾柔和宋奶奶都在屋里,一听,忙赶了出来。宋奶奶棉袄都没穿,就跑院子里来了:“你说啥?你再说一遍?慢慢说。”
冯绍咽了口唾沫,说:“我今个儿,和我家阿姝带着小寅去逛灯会的,人真的特别多,摩肩接踵的。我和阿姝走的好好的,就听前面乱的很,我隐约听到有人惨叫,还有人喊死人了。不少人还往回跑。我们一看情况不对,就和阿姝两个往人少的地方走。”
“可越来越不对,走在后面的人个个往前头挤,前面的人个个都往回挤。我一看,把孩子往脖子上一架,就牵着阿姝跑。”
“好容易人少点,我就把孩子放下来歇会儿,这时候阿姝被人一绊,摔倒了。我急忙去扶,等扶好了一回头,孩子就没了。”
冯绍说完,喘着粗气:“你说说,就这么一会儿,扶个人的功夫,小寅咋就没了呢?”
薛遥立刻跟冯绍说:“你先别急,我跟你一起出去找。也许是孩子贪玩,不知跑去哪儿了,现在城里这么乱,孩子早一点找到就少一点危险,我立马就动身,跟你一起找。”
冯绍点点头,也顾不得谢谢了,只跟宋奶奶招呼一声,两个男人就立马出门了。
留下两个女人惊魂未定,顾柔抚着宋奶奶慢慢回到屋里。
宋奶奶呆呆的坐在炕上,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你说这可咋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