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一百一十三章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将李睦送回军中,与太史慈和高顺一同先从淮阴往南撤军,周瑜则准备再往返一趟寿春。然而才离开军营,就听到身后马蹄声响,却是李睦从后追了上来。
周瑜眉梢轻扬,示意兵士在前方就地休息,自己调转马头,就迎了上去。
“你水军之中有没有人能出海的?”知道他行军赶时间,李睦一勒住马就直奔主题,“我想留一支人马从徐州往东出海,驻于最近的岛屿上,人数不用多,但要精于水战,体质强健……”
“还要全无家小牵挂,又有心有志要立战功的?”李睦一开口,周瑜就猜到她想要做什么,立刻就接了下去。
徐州东面临海,海外有岛,其中还有与辽东四郡毗邻的三韩小国,作为大汉藩属,若非中原战乱,也是年年朝贡,以托庇护。
这些事不仅周瑜清楚,出身青州东莱的太史慈更清楚。东莱靠海,至今还有老人谈及当年贡船往来,热闹非凡的盛景。
而如今,天下大乱,纷争四起,汉帝失威,自然也就没人再想起这些属国,更没人追究这些贡品都被占据辽东的公孙度统统吞了下去。
李睦想的当然不是这些贡品,说实话,她根本就没想到还有贡品这回事,她只是习惯性地事事留后路。
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以身处中原之地为傲,论及出海,头一个反应就是未开化的蛮夷之邦,不可去亦不可达的荒蛮之处。再加上造船技术的不完备,陆战水战,还从来没人想到过还有海战一途。就连以前送贡的三韩大船,也只是建造得体型巨大,船底加固抗击风浪而已,用来运送贡品,十艘里能有两三艘顺利抵达已是不易,更别提出战了。
李睦就是想利用这个时代这种背靠大海就是天险的惯性思维,在徐州之畔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埋下一颗钉子,将来若是与曹操翻脸,这一支人马就是天降奇兵。而就算最终用不到,她准备回到江东之后,在吴郡的江河入海口处建个商运港口出来,到时候商船进出,再行将他们接应回来。
海中行船风险极大,这一支伏兵又不知道要伏多久才能启用,所以,正如周瑜所说,若非家中无所牵挂又一心要出人头地,心志坚定的人,还真无法胜任。
李睦这么一提,周瑜顺势想了想,也觉得确实可行。只不过他现在统领的水军战船虽然要比曹操袁绍等常年在北地征战的军队精锐许多,但江河行舟到底吃水较浅,风浪也与海上全不能比,若要真正出海,还真要仔细斟酌一番才好。
或者,也可以同甘宁商讨一番。他既号称锦帆贼,就不知道这面锦帆能不能也飞扬到海面上去。
周瑜正自细思,李睦说完了正事,朝他点了点头,又拍了拍马颈颈侧,就准备掉头回去了。
周瑜皱眉:“你匆匆追来,就为此事?”
马背上英姿挺拔的男子眼神柔和,又极为专注,温润的笑意之中,又带一点点期盼。
李睦偏过头,抿一抿唇,伸手将一路驰来被风吹乱的鬓发挂到耳后:“曹操狡诈,定下的盟约能不能作数都不好说,还是要多加防范……自己小心。”
“喏。”听她说得认真,周瑜忍着笑朝她躬身拱手,一本正经犹如军前领命。
李睦捏着缰绳瞪他一眼:“好好说话!”
周瑜终于笑出声来:“之前给你的寿春详报,是我亲笔所书,字字在心。再送军报时,不必再带太公六韬,我也能看得懂。”
李睦想出来的用太公六韬暗码一样一卷一横,一字一竖的表述,万一传信兵途中遇袭,军报落到旁人手里,或许还能有才智之士看出其中端倪。而换做用周瑜手书作为对照,这“军报”里的内容,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三人能看懂了。
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就开启了这个时代军用暗码的篇章,李睦不由觉得好笑,然而,转念想到这次她抬营北上的决定匆忙,也来不及跟周瑜商量,又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通信效率实在太低。
这下,正事说完,闲话也说了两句,李睦一扯缰绳,最终还是一句没提青釭剑,就打马回营。
等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地撤回广陵,再渡江回到吴郡时,头顶烈阳如火,已是盛夏。
李睦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一身短打,头戴竹笠,还是被从竹条缝里漏下来的阳光照得睁不开眼,脸上火烫一片。
她从广陵回城的路上,用算筹的横竖排列代替四舍五入凑整了的阿拉伯数字,再隐去重力加速度的默认数值,却保留运算符,写下羽箭离弦之后平抛运动的分列算法,再加上一小坛蒸馏烈酒,算是回信以及回礼,派人一同送去给黄月英。
射程的算法说来算是军中机密,但李睦心里却清楚得很。射程越远,所需要的弦张力也越大,对于弩身的承受力要求也越高。当日她射出四百步射程,饶是守城弩坚固沉重,却也只经得起一箭就散了架,即便黄月英能打造出体型更大的弩车来,相应的,所用的箭也要更要长。且不提重量的问题,单是在空中掠过时受到的阻力,以及长箭飞行时的平衡度,若无后世的科技手段,要控制住这些,谈何容易?
更何况,一箭四百步,本就是威慑力多过实际杀伤力,射得到四百步之外的中军大帐,却射不准军中的将士。说到底,就是个唬人的技术。
待李睦回到吴郡不久,派去送信的兵士就带回了那个黄绢云纹锦囊。只这一回,黄月英没画弓□□匣,只一封书信,说庞德公从子庞林有一兄,听闻她能箭射四百步,又仗投石机之利兵指荆州,心奇生佩,想来吴郡拜会,若她允准,那自己便从中引见。
然而最末了一句,却是她族中欲与荆州庞氏联姻。
李睦将书信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黄月英的书信一向是平直易懂,表述清晰,再加上一笔字写得秀致清雅,十分赏心悦目。
这最后的一句前后不着,就连李睦这等不通文理的人也看出突兀来,再看前文,说的是庞林之兄,却又不提其人之名,偏偏将个全不相干的庞林点了出来。
李睦隐约猜到这要与黄氏联姻的庞氏人选多半就是这个庞林。但黄月英是诸葛亮之妻,李睦盘算了一下,这个烽火满地,英雄辈出的岁月里,有跺一跺脚就能跺出地震来的曹操袁绍,也有一屁股就能坐成定海神针的刘表,她这双蝴蝶的翅膀虽然还能扇两下,但还远没有改变天下大局的力道——至少现在没有。那黄氏与琅琊诸葛的联姻,远在荆州,自然也不会被她影响到。
正在想要如何回信劝黄月英安心,就看到已过半百之年的张昭急急朝她走了过来。
一身长袍袍角卷起来塞在腰里,眉眼发根俱是汗水,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而脸上兴冲冲的神色,却如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若是孙绍能看到平日里总是严谨敛容,沉稳得仿佛走路衣袖袍角都不抖一下的张子布还能露出这种神色,定要惊讶地合不拢嘴。
“权公子这晒盐之法果然可行!”张昭行到李睦面前,朝她深深施礼,显然情绪极为激动,“取水于海,取晒于日,所耗人手不足煮海制盐三成,而所得……所得已多了整整四成!”
这是李睦之前和周瑜提过的半数人力而得两倍盐产的试验盐场。
不远处,一身书生气的顾雍却没带帽笠,还学身边盐民的模样高高捋起衣袖,扎在臂肘之间,露出来的皮肤和头脸一起被晒得通红,却依旧一步一步地跟着盐民低头查看。
煮海得盐,顾名思义,就要先将海水倒入大缸中,再架起柴来熬煮。这个方法不但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要砍柴为薪,还要日夜守火不断,更因熬煮时必须的高温和释放出来滚烫的蒸汽,只能在冬天天气寒冷时进行,否则身体再强壮的汉子也抵挡不住。
故而这个年代的食盐乃是士族豪门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而李睦提出的晒盐法,其实她原本也只在前世旅游时走过几个著名盐田,匆匆看过一眼而已。归根结底,还是数百年来盛行于江南之地的“盐税盐引”一词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没吃过猪肉,也算是听到过猪哼哼了。至于具体操作,说起来,倒还是那些被她拉着在太阳底下一遍遍实验的盐民想出来的。
若非这些作业在一线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李睦也只是纸上谈兵,半吊子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一遍遍的试验,令这批盐的最终产量受了一定影响。否则人工添柴烧起来的火和夏日里无休无止的烈阳相比,也不至于只差四成产量。
当然,这一层张昭也清楚,所以他才会如此兴奋。
这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该能多做多少事啊!
将李睦送回军中,与太史慈和高顺一同先从淮阴往南撤军,周瑜则准备再往返一趟寿春。然而才离开军营,就听到身后马蹄声响,却是李睦从后追了上来。
周瑜眉梢轻扬,示意兵士在前方就地休息,自己调转马头,就迎了上去。
“你水军之中有没有人能出海的?”知道他行军赶时间,李睦一勒住马就直奔主题,“我想留一支人马从徐州往东出海,驻于最近的岛屿上,人数不用多,但要精于水战,体质强健……”
“还要全无家小牵挂,又有心有志要立战功的?”李睦一开口,周瑜就猜到她想要做什么,立刻就接了下去。
徐州东面临海,海外有岛,其中还有与辽东四郡毗邻的三韩小国,作为大汉藩属,若非中原战乱,也是年年朝贡,以托庇护。
这些事不仅周瑜清楚,出身青州东莱的太史慈更清楚。东莱靠海,至今还有老人谈及当年贡船往来,热闹非凡的盛景。
而如今,天下大乱,纷争四起,汉帝失威,自然也就没人再想起这些属国,更没人追究这些贡品都被占据辽东的公孙度统统吞了下去。
李睦想的当然不是这些贡品,说实话,她根本就没想到还有贡品这回事,她只是习惯性地事事留后路。
这个时代的人,骨子里以身处中原之地为傲,论及出海,头一个反应就是未开化的蛮夷之邦,不可去亦不可达的荒蛮之处。再加上造船技术的不完备,陆战水战,还从来没人想到过还有海战一途。就连以前送贡的三韩大船,也只是建造得体型巨大,船底加固抗击风浪而已,用来运送贡品,十艘里能有两三艘顺利抵达已是不易,更别提出战了。
李睦就是想利用这个时代这种背靠大海就是天险的惯性思维,在徐州之畔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埋下一颗钉子,将来若是与曹操翻脸,这一支人马就是天降奇兵。而就算最终用不到,她准备回到江东之后,在吴郡的江河入海口处建个商运港口出来,到时候商船进出,再行将他们接应回来。
海中行船风险极大,这一支伏兵又不知道要伏多久才能启用,所以,正如周瑜所说,若非家中无所牵挂又一心要出人头地,心志坚定的人,还真无法胜任。
李睦这么一提,周瑜顺势想了想,也觉得确实可行。只不过他现在统领的水军战船虽然要比曹操袁绍等常年在北地征战的军队精锐许多,但江河行舟到底吃水较浅,风浪也与海上全不能比,若要真正出海,还真要仔细斟酌一番才好。
或者,也可以同甘宁商讨一番。他既号称锦帆贼,就不知道这面锦帆能不能也飞扬到海面上去。
周瑜正自细思,李睦说完了正事,朝他点了点头,又拍了拍马颈颈侧,就准备掉头回去了。
周瑜皱眉:“你匆匆追来,就为此事?”
马背上英姿挺拔的男子眼神柔和,又极为专注,温润的笑意之中,又带一点点期盼。
李睦偏过头,抿一抿唇,伸手将一路驰来被风吹乱的鬓发挂到耳后:“曹操狡诈,定下的盟约能不能作数都不好说,还是要多加防范……自己小心。”
“喏。”听她说得认真,周瑜忍着笑朝她躬身拱手,一本正经犹如军前领命。
李睦捏着缰绳瞪他一眼:“好好说话!”
周瑜终于笑出声来:“之前给你的寿春详报,是我亲笔所书,字字在心。再送军报时,不必再带太公六韬,我也能看得懂。”
李睦想出来的用太公六韬暗码一样一卷一横,一字一竖的表述,万一传信兵途中遇袭,军报落到旁人手里,或许还能有才智之士看出其中端倪。而换做用周瑜手书作为对照,这“军报”里的内容,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三人能看懂了。
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就开启了这个时代军用暗码的篇章,李睦不由觉得好笑,然而,转念想到这次她抬营北上的决定匆忙,也来不及跟周瑜商量,又不禁感叹这个时代的通信效率实在太低。
这下,正事说完,闲话也说了两句,李睦一扯缰绳,最终还是一句没提青釭剑,就打马回营。
等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地撤回广陵,再渡江回到吴郡时,头顶烈阳如火,已是盛夏。
李睦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一身短打,头戴竹笠,还是被从竹条缝里漏下来的阳光照得睁不开眼,脸上火烫一片。
她从广陵回城的路上,用算筹的横竖排列代替四舍五入凑整了的阿拉伯数字,再隐去重力加速度的默认数值,却保留运算符,写下羽箭离弦之后平抛运动的分列算法,再加上一小坛蒸馏烈酒,算是回信以及回礼,派人一同送去给黄月英。
射程的算法说来算是军中机密,但李睦心里却清楚得很。射程越远,所需要的弦张力也越大,对于弩身的承受力要求也越高。当日她射出四百步射程,饶是守城弩坚固沉重,却也只经得起一箭就散了架,即便黄月英能打造出体型更大的弩车来,相应的,所用的箭也要更要长。且不提重量的问题,单是在空中掠过时受到的阻力,以及长箭飞行时的平衡度,若无后世的科技手段,要控制住这些,谈何容易?
更何况,一箭四百步,本就是威慑力多过实际杀伤力,射得到四百步之外的中军大帐,却射不准军中的将士。说到底,就是个唬人的技术。
待李睦回到吴郡不久,派去送信的兵士就带回了那个黄绢云纹锦囊。只这一回,黄月英没画弓□□匣,只一封书信,说庞德公从子庞林有一兄,听闻她能箭射四百步,又仗投石机之利兵指荆州,心奇生佩,想来吴郡拜会,若她允准,那自己便从中引见。
然而最末了一句,却是她族中欲与荆州庞氏联姻。
李睦将书信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黄月英的书信一向是平直易懂,表述清晰,再加上一笔字写得秀致清雅,十分赏心悦目。
这最后的一句前后不着,就连李睦这等不通文理的人也看出突兀来,再看前文,说的是庞林之兄,却又不提其人之名,偏偏将个全不相干的庞林点了出来。
李睦隐约猜到这要与黄氏联姻的庞氏人选多半就是这个庞林。但黄月英是诸葛亮之妻,李睦盘算了一下,这个烽火满地,英雄辈出的岁月里,有跺一跺脚就能跺出地震来的曹操袁绍,也有一屁股就能坐成定海神针的刘表,她这双蝴蝶的翅膀虽然还能扇两下,但还远没有改变天下大局的力道——至少现在没有。那黄氏与琅琊诸葛的联姻,远在荆州,自然也不会被她影响到。
正在想要如何回信劝黄月英安心,就看到已过半百之年的张昭急急朝她走了过来。
一身长袍袍角卷起来塞在腰里,眉眼发根俱是汗水,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而脸上兴冲冲的神色,却如同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若是孙绍能看到平日里总是严谨敛容,沉稳得仿佛走路衣袖袍角都不抖一下的张子布还能露出这种神色,定要惊讶地合不拢嘴。
“权公子这晒盐之法果然可行!”张昭行到李睦面前,朝她深深施礼,显然情绪极为激动,“取水于海,取晒于日,所耗人手不足煮海制盐三成,而所得……所得已多了整整四成!”
这是李睦之前和周瑜提过的半数人力而得两倍盐产的试验盐场。
不远处,一身书生气的顾雍却没带帽笠,还学身边盐民的模样高高捋起衣袖,扎在臂肘之间,露出来的皮肤和头脸一起被晒得通红,却依旧一步一步地跟着盐民低头查看。
煮海得盐,顾名思义,就要先将海水倒入大缸中,再架起柴来熬煮。这个方法不但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要砍柴为薪,还要日夜守火不断,更因熬煮时必须的高温和释放出来滚烫的蒸汽,只能在冬天天气寒冷时进行,否则身体再强壮的汉子也抵挡不住。
故而这个年代的食盐乃是士族豪门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而李睦提出的晒盐法,其实她原本也只在前世旅游时走过几个著名盐田,匆匆看过一眼而已。归根结底,还是数百年来盛行于江南之地的“盐税盐引”一词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没吃过猪肉,也算是听到过猪哼哼了。至于具体操作,说起来,倒还是那些被她拉着在太阳底下一遍遍实验的盐民想出来的。
若非这些作业在一线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李睦也只是纸上谈兵,半吊子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一遍遍的试验,令这批盐的最终产量受了一定影响。否则人工添柴烧起来的火和夏日里无休无止的烈阳相比,也不至于只差四成产量。
当然,这一层张昭也清楚,所以他才会如此兴奋。
这省下来的人力物力,该能多做多少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