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第268章 包月计划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事就算是这么定下了,不管米氏愿意不愿意。
虽然接下去的几天,米氏一直在嘀咕,这家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不过已经跟丁小桥通过气的丁修节带头装作没有听见,就算米氏再抱怨他也坚决不接口,就算米氏已经点名问他他也打哈哈插过去,就这样,米氏自己也觉得这么一直抱怨下去有些无趣,所以到了后面便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又熬了几天,丁家的生意还是人不多不少的样子,不过比起前些天那门可罗雀比起来,真是回暖了不少,甚至有不少工人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说:“还是你们丁家的饭菜给得多够实惠啊,别的几家,别看价格便宜一文钱,给得东西真是少,根本就不够吃,我省下那点子钱,还吃不饱,倒不如上你们这里来吃得好。”
听到这些话,米氏苦了几天的面孔才算是舒展开来。
而真正让丁家的生意好起来,还是源于一件小事,不过,这件小事,跟丁家没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只是一个围观群众的关系。说起来,这跟丁家打对头开馆子的人家有好几家,其中一家是刘氏的远亲汪家,他们家是最先来丁家铺子里面溜达学习有哪些菜的,所以,无论是这店子里的摆放,还有菜品的样式都是跟丁家一模一样。当然,那些个大锅什么的就学不了了,毕竟丁家为了这个可投入不少,但是,他们也会想办法,弄了几个大木头桶,不停的换里面的热水,用来保温。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不停的烧热水,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柴火也是很贵的。再加上他们卖的东西还要比丁家便宜一文钱,这样一来,一开始倒是生意红火,可是几天之后他家就发现了,这实在是入不支出,于是干脆就想着办法的从别的地方克扣,什么菜的品质差一点,肉的质量差一点,分量在少一点,这样一弄,也算是能够坚持的。
虽然不少人觉得他们家的味道不如丁家,这小棚子里的卫生也不如丁家,但是图着便宜,还是有很多人耐着性子呆了下去。按道理说,这个乡下人的肠胃都不错,尤其是对于一些什么轻微的坏的馊的都能扛过去,反正家里穷,馊一点东西只要够热也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可是,这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大部分乡下人也确实是钢铁肠胃,但是也有些例外的,宁可吃点差的,但是一定不能吃坏的。
这几天就有这么一位主在他家吃了饭,一开始只是觉得肚子疼,也没有怎么在意,连吃了两天之后,就上吐下泻,大半夜的弄得差点虚脱了,最后刘杨他们只能将他给弄到镇子里治病,这一下子就花了小二两银子。这个钱,工头当然不可能自己出,于是这上头给抬了一半,剩下的八钱银子得让这个工人自己出。
乡下人为什么要来工地上干这么苦的活,不就是家里穷嘛,这下子居然因为吃了饭闹了肚子,要自己出八钱银子,这个人可不干了,伙同了一个村子里一同来做工的工人,在汪家的外面一通的闹,最后还是老汪拿出了一两银子来买了个太平,否则的话,只怕是连棚子都被人拆了。这才是倒了大霉啊,钱还没有挣到,先赔出去一两银子,心疼的老汪的媳妇坐在店子门口指天骂地的哭了一场,当然话里话外的捎带着说丁家的不是,弄得丁家铺子里的人个个义愤填膺,就连米氏这样好性子的人都有了三分火气,想要出去吵架了。
最后还是丁小桥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出去理论的想法:“难道狗咬你们一口,你么还要去咬狗一口吗?只要她不站在我们门口指名道姓的骂,就任她去吧,我便是不信她能这么天天骂,她还想不想挣回她那一两银子了!”
果然,第二天,老王媳妇就老实了,也不骂了,这饭菜也不敢在弄些偷工减料的,什么都好好的弄了起来。自此之后,所有开馆子的人再也不敢偷工减料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又将价格都升了回来,全部跟丁家看齐。
这下子好了,所有人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分量也差不多,剩下的就只看味道了。
而在这一场前前后后的风波中,丁家不卑不亢,并没有跟风降价也没有没良心的涨价,一直都是那么平和,这样的大度和宽容,再加上前面这些子事情,丁家赢得了绝大部分工人的好感,所以,丁家的生意又逐渐的好了起来。
这件事情之后,虽然丁小桥和丁修节都没有说米氏什么,可是米氏也知道了自己在这个生意的决策上实在是没有什么远见,所以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管事的,再也不搀和什么决策的事情了。
这之后,丁小桥又推出了一个包月的计划。
原本,一个人早上要吃两个三合面馒头,一个白面馒头或者一个肉包子,外加一碗稀饭,就是三文到四文,而晚上,一个素菜、一个肉、在加上一份饭和汤是十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两顿饭都在丁家吃,那么一天要消费掉十三文。
而现在丁小桥推出了这个包月计划便将两顿饭都合在了一起。还是这些量的饭菜,按照三十天算,包月一个人只要三百五十文的铜钱,就相当于,一天连十二文都不到,除此之外,一个月还送十个肉包子,你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在这个月内随时领取,当然也可以存起来,等到你需要的时候一次性支取,不过,只能攒三个月。
这个计划一推出来,简直所有人都一片的议论,幸好现在丁家已经推出了这个先给钱后吃饭的快餐模式很长时间,所以大家对于那个包月还是接受力比较强的,但是对于一次性就要拿出三百五十文的铜钱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心疼的,不过也有不少人算账算得利索的,仔细盘算了一下,觉得其实这样更划算的,不仅如此,只要包月了就等于保障了自己一天两顿饭都能在丁家这里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馆子虽然有好几个,但是说实在的,这比味道还有比下饭的小咸菜还是丁家最好,所以,工人们在花同样钱的情况下,还是优先选择在丁家吃饭。不过,就是因为选择丁家的人太多了,所以很多时候去的晚了就抢不到饭了。
在这样的几个原因之下,就算是这个包月的计划一次性要三百五十文的钱,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选择的。这倒是大大的眼红了不少其他的馆子的人,他们也跟着推出了差不多的包月的计划,虽然价格跟丁家差不多,但是要不是多给点包子,要不是就多给点菜,反正也是变相降价。对于这样的竞争,米氏有过前面的经验,就显得很淡定了,只是保持自己家店子的经营状况,继续有序的经营着,对于其他家的降价,再也不理会。
说来也奇怪,当她的心境平和下来,就觉得这店子的生意居然一天比一天的好,原本他们一天要准备两百人左右的伙食,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三百了,就算这样还有不少人要求包月。虽然米氏还想继续接这生意,可是丁小桥却拒绝了,她说:“娘,我们现在最多只有一天做三百个人饭菜的能力,再多的话我们做不了,而且,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把生意都揽到自己的面前,还是给大家都留点。这样才能长久。”
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米氏觉得把上门的生意推到外面有点心里放不下,可是丁修节和曹宿生甚至米林都觉得对极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这人做绝了,还是要留点后路。既然大家都是赞成这样的做法,所以米氏虽然心里有些可惜,但是也按照丁小桥的说法开始实行起来。
这样一来,丁家成了这些小馆子中生意最好的一家,可是,其他的家也有不少生意,只是比起丁家来还是淡一些。可是,这样也好,大家都有饭吃,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是和乐融融真正的和谐社会。
转眼之间,天气就冷了下来。
一日,刘杨来到丁家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说道:“你们玉米那事可能要下来了。”
这从将玉米和辣椒呈上去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了,虽然丁小桥天天都期盼着,可是,这盼着盼着总没有消息,她放在这上面的心思也就逐渐的淡了下来。可是现在猛地又听见刘杨提起这个事情,她的心一下子几乎就跳到了嗓子眼。连连问道:“刘大叔,你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这还用说,当然是好消息了,这样的好事儿,辅政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要知道我们庆国虽然国力不算差,但是这粮食的储备比起康国来就差的远了。我们现在是跟康国没有打,但是,谁说得准什么时候就开战了,这要是一打起来,我们可是耗不起啊。现在有了这东西,全国一推广,攒个三五年,还怕什么康国啊!”刘杨吱溜的喝了一口高粱酒,眼睛眯起来笑呵呵。
这事就算是这么定下了,不管米氏愿意不愿意。
虽然接下去的几天,米氏一直在嘀咕,这家里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不过已经跟丁小桥通过气的丁修节带头装作没有听见,就算米氏再抱怨他也坚决不接口,就算米氏已经点名问他他也打哈哈插过去,就这样,米氏自己也觉得这么一直抱怨下去有些无趣,所以到了后面便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又熬了几天,丁家的生意还是人不多不少的样子,不过比起前些天那门可罗雀比起来,真是回暖了不少,甚至有不少工人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说:“还是你们丁家的饭菜给得多够实惠啊,别的几家,别看价格便宜一文钱,给得东西真是少,根本就不够吃,我省下那点子钱,还吃不饱,倒不如上你们这里来吃得好。”
听到这些话,米氏苦了几天的面孔才算是舒展开来。
而真正让丁家的生意好起来,还是源于一件小事,不过,这件小事,跟丁家没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只是一个围观群众的关系。说起来,这跟丁家打对头开馆子的人家有好几家,其中一家是刘氏的远亲汪家,他们家是最先来丁家铺子里面溜达学习有哪些菜的,所以,无论是这店子里的摆放,还有菜品的样式都是跟丁家一模一样。当然,那些个大锅什么的就学不了了,毕竟丁家为了这个可投入不少,但是,他们也会想办法,弄了几个大木头桶,不停的换里面的热水,用来保温。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不停的烧热水,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柴火也是很贵的。再加上他们卖的东西还要比丁家便宜一文钱,这样一来,一开始倒是生意红火,可是几天之后他家就发现了,这实在是入不支出,于是干脆就想着办法的从别的地方克扣,什么菜的品质差一点,肉的质量差一点,分量在少一点,这样一弄,也算是能够坚持的。
虽然不少人觉得他们家的味道不如丁家,这小棚子里的卫生也不如丁家,但是图着便宜,还是有很多人耐着性子呆了下去。按道理说,这个乡下人的肠胃都不错,尤其是对于一些什么轻微的坏的馊的都能扛过去,反正家里穷,馊一点东西只要够热也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可是,这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大部分乡下人也确实是钢铁肠胃,但是也有些例外的,宁可吃点差的,但是一定不能吃坏的。
这几天就有这么一位主在他家吃了饭,一开始只是觉得肚子疼,也没有怎么在意,连吃了两天之后,就上吐下泻,大半夜的弄得差点虚脱了,最后刘杨他们只能将他给弄到镇子里治病,这一下子就花了小二两银子。这个钱,工头当然不可能自己出,于是这上头给抬了一半,剩下的八钱银子得让这个工人自己出。
乡下人为什么要来工地上干这么苦的活,不就是家里穷嘛,这下子居然因为吃了饭闹了肚子,要自己出八钱银子,这个人可不干了,伙同了一个村子里一同来做工的工人,在汪家的外面一通的闹,最后还是老汪拿出了一两银子来买了个太平,否则的话,只怕是连棚子都被人拆了。这才是倒了大霉啊,钱还没有挣到,先赔出去一两银子,心疼的老汪的媳妇坐在店子门口指天骂地的哭了一场,当然话里话外的捎带着说丁家的不是,弄得丁家铺子里的人个个义愤填膺,就连米氏这样好性子的人都有了三分火气,想要出去吵架了。
最后还是丁小桥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出去理论的想法:“难道狗咬你们一口,你么还要去咬狗一口吗?只要她不站在我们门口指名道姓的骂,就任她去吧,我便是不信她能这么天天骂,她还想不想挣回她那一两银子了!”
果然,第二天,老王媳妇就老实了,也不骂了,这饭菜也不敢在弄些偷工减料的,什么都好好的弄了起来。自此之后,所有开馆子的人再也不敢偷工减料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又将价格都升了回来,全部跟丁家看齐。
这下子好了,所有人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分量也差不多,剩下的就只看味道了。
而在这一场前前后后的风波中,丁家不卑不亢,并没有跟风降价也没有没良心的涨价,一直都是那么平和,这样的大度和宽容,再加上前面这些子事情,丁家赢得了绝大部分工人的好感,所以,丁家的生意又逐渐的好了起来。
这件事情之后,虽然丁小桥和丁修节都没有说米氏什么,可是米氏也知道了自己在这个生意的决策上实在是没有什么远见,所以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做了一个管事的,再也不搀和什么决策的事情了。
这之后,丁小桥又推出了一个包月的计划。
原本,一个人早上要吃两个三合面馒头,一个白面馒头或者一个肉包子,外加一碗稀饭,就是三文到四文,而晚上,一个素菜、一个肉、在加上一份饭和汤是十文,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两顿饭都在丁家吃,那么一天要消费掉十三文。
而现在丁小桥推出了这个包月计划便将两顿饭都合在了一起。还是这些量的饭菜,按照三十天算,包月一个人只要三百五十文的铜钱,就相当于,一天连十二文都不到,除此之外,一个月还送十个肉包子,你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在这个月内随时领取,当然也可以存起来,等到你需要的时候一次性支取,不过,只能攒三个月。
这个计划一推出来,简直所有人都一片的议论,幸好现在丁家已经推出了这个先给钱后吃饭的快餐模式很长时间,所以大家对于那个包月还是接受力比较强的,但是对于一次性就要拿出三百五十文的铜钱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心疼的,不过也有不少人算账算得利索的,仔细盘算了一下,觉得其实这样更划算的,不仅如此,只要包月了就等于保障了自己一天两顿饭都能在丁家这里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馆子虽然有好几个,但是说实在的,这比味道还有比下饭的小咸菜还是丁家最好,所以,工人们在花同样钱的情况下,还是优先选择在丁家吃饭。不过,就是因为选择丁家的人太多了,所以很多时候去的晚了就抢不到饭了。
在这样的几个原因之下,就算是这个包月的计划一次性要三百五十文的钱,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选择的。这倒是大大的眼红了不少其他的馆子的人,他们也跟着推出了差不多的包月的计划,虽然价格跟丁家差不多,但是要不是多给点包子,要不是就多给点菜,反正也是变相降价。对于这样的竞争,米氏有过前面的经验,就显得很淡定了,只是保持自己家店子的经营状况,继续有序的经营着,对于其他家的降价,再也不理会。
说来也奇怪,当她的心境平和下来,就觉得这店子的生意居然一天比一天的好,原本他们一天要准备两百人左右的伙食,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三百了,就算这样还有不少人要求包月。虽然米氏还想继续接这生意,可是丁小桥却拒绝了,她说:“娘,我们现在最多只有一天做三百个人饭菜的能力,再多的话我们做不了,而且,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把生意都揽到自己的面前,还是给大家都留点。这样才能长久。”
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米氏觉得把上门的生意推到外面有点心里放不下,可是丁修节和曹宿生甚至米林都觉得对极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这人做绝了,还是要留点后路。既然大家都是赞成这样的做法,所以米氏虽然心里有些可惜,但是也按照丁小桥的说法开始实行起来。
这样一来,丁家成了这些小馆子中生意最好的一家,可是,其他的家也有不少生意,只是比起丁家来还是淡一些。可是,这样也好,大家都有饭吃,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是和乐融融真正的和谐社会。
转眼之间,天气就冷了下来。
一日,刘杨来到丁家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说道:“你们玉米那事可能要下来了。”
这从将玉米和辣椒呈上去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了,虽然丁小桥天天都期盼着,可是,这盼着盼着总没有消息,她放在这上面的心思也就逐渐的淡了下来。可是现在猛地又听见刘杨提起这个事情,她的心一下子几乎就跳到了嗓子眼。连连问道:“刘大叔,你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这还用说,当然是好消息了,这样的好事儿,辅政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要知道我们庆国虽然国力不算差,但是这粮食的储备比起康国来就差的远了。我们现在是跟康国没有打,但是,谁说得准什么时候就开战了,这要是一打起来,我们可是耗不起啊。现在有了这东西,全国一推广,攒个三五年,还怕什么康国啊!”刘杨吱溜的喝了一口高粱酒,眼睛眯起来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