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寒夜清宵旖梦回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女子的手温柔如掬初雪,缓缓抚过他的肩颈,背脊,腰间。肌肤熨帖处,暖意掌心带出阵阵异样战栗,快慰而惬意。他猛然攫握了她的腰肢,将她置于身躯之下。
玉枕倒影青丝,她的发与他痴痴缠缠,直延绵至榻边。暗香袭袭,他已看不清她魅色潋滟的眉目,只如被无端旖旎引诱蛊惑,小翼无比垂首深埋于她的颈窝,如揽珍宝般亲吻她的靥颊。一瞬间,心头耳畔气息微乱。他只觉身躯紧绷,与她相贴处热意如酥。
轻鸿之吻犹若饮鸩,毫无止渴之功,反让他想要更多。
枕上人仿似知他甚深,打开怀抱,舒展了双臂,让紧实光洁比粉樱致致的温软馨肤须臾展露于他眼前,让他顷刻间呼吸滞涩,心跳如擂,身体深处仿若有一点火星哔啵爆燃,一瞬如焚,势比燎原……
温存相织中,她的嘤咛像猛烈的漩涡将他引以为傲的清明自持悉数扑盖绞杀,朝堂艰辛烦忧远去,后宫抵御挣扎暗淡。
迷乱处,眩晕里,他恍惚如从云端终于朦朦胧胧看清她的脸,那仿佛是……
“阿瑶!”
赵祯豁然睁眼,雾蒙眸光痴愣愣望着罗帷帐顶,仿佛三魂七魄犹在绮梦中徘徊逗留,不曾回归。
好一会儿,他才自潮热薄衾中缓缓地坐起身,深深吸了口气,将脑海中那番活色生香勘勘压下。
“阎文应。”赵祯声音带了一丝别样的沉哑,低低悦悦,仿似梦里缱绻呢喃犹在,“几时了?”
值夜的首领太监泰然不动,像不曾察觉他语调的异样,只如平日一般恭声回答:“回官家的话,寅时三刻了。”
赵祯抬起手,将帷幔悠然掀开,简单吩咐道:“备汤沐浴。”
阎文应立刻领命,应声而下,经过内殿时,他对侍立的宫人暗暗递了个眼色。宫人会意,趁赵祯离身之际,将龙榻上衾褥悄然换下。
这承明殿里外如今具是官家的人。不管刚才那声低呼官家是缘何而唤,只听一名女子的小字被他自酣梦中脱口,便也知道他对此女当有情思绮念。
在这个文武百官开始谏言上书立后事的时节,若此消息于承明殿中不胫而走,那等待朝堂后宫的究竟会是怎么一番波云动荡,将是谁都无法预料之事。
屏风后浴汤正暖,水汽氤氲,一排宫人各自手捧衣冠环佩,肃然端庄秉立于殿侧。
阎文应仰头看一眼既白的东方,又想想被官家唤出口的那人,心中一时暗暗惊颤:金城郭氏乃太后亲信,官家对她如此情愫,难不成他当真要迎她为后?
他还记得初五那日,官家自宫外折返时,面有悦然,步履轻快。他虽不曾以华盖銮驾御幸于丰月楼,但所追随的羽林亲卫却无一不是皇家禁卫。
有耳聪目明朝廷要员早已得知消息,在官家回宫才进崇政殿,继任故相王钦若的同平章事大人张治白就单独觐见了官家。
也不知他二人在殿内说了些什么,一向温和仁雅的官家竟然陡地拔高了音量,隐含怒意地提醒张相国道:“爱卿,何人为后,此乃朕之家事。”
却听张相国只是轻叹一声,声有隐忧,似劝非劝地回答他:“陛下,您贵为天子。既是天子,又何来家事呢?”
崇政殿中瞬息寂寂无声。崇德殿外只余侍立的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屏息凝神,敬候吩咐。
时间恍惚而走,直到张相国躬身退出殿外,宫人们才得以进去伺候。
那会儿华宇锦堂内,只有官家赵祯面沉如水地端坐在御案之后。
他的手边是一沓沓封黄的奏折,被他拿起,打开,又被他强忍不耐,重丢回到案上。
想也知道,这些经过寿安宫送来的中书门下省的呈贡折子里,有泰半之数是围绕“立后”之论;其余的,多数也是剖出一副忠心,向官家痛陈“天子中宫,关乎国运”的大道理。
想来天子也是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母后的人和他的人居然空前一致,齐齐关注起他未来的枕边人?
瞧这一本本,一帧帧,笔下盈花,字泛珠玑。
若非亲眼所见,赵祯恐怕还从来都不知道,他的臣卿们对于要做他的红媒月老之事会有如此热衷之情。
数十份朝奏中,所荐皇后人选近十名,具是出身清贵,品貌俱佳的女子。其父其祖若非是如今朝廷大员,便是开朝立国勋臣之裔。论尊论荣,诸佳人竟是难分伯仲。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天子心仪的郭氏二女。
只是禀奏“金城郭氏有嘉女”的那位却个出身在兵部的侍书郎。
不巧的很,侍书郎的上封是兵部尚书钱惟演——而钱尚书恰恰不光是郭氏的姻亲,他更是太后娘娘掣肘陛下势力时,用得最趁手的一名亲信。
最渴盼迎娶之人,却是由隐隐相对阵营中人提出的奏禀。
心向天子的臣卿们正一个个苦口婆心,暗劝陛下大局为重。务必审慎清明,选出与刘氏无关的女子入主中宫。
如今这局面,对于官家来讲,当真算得上是左也为难,右也为难。
恐怕,官家自己也明白,否则怎么会一连几天,他都愁眉不展?
“阎文应。”
“奴才在。”
赵祯一声传唤将阎文应神思拉回。
阎文应趋步向前,恭敬应声道:“官家,有何吩咐?”
“去到崇政殿将那些折子搬来这里。”
阎文应微微一怔,随即也不多言,招呼上两名宫人,径直赶去崇政殿。
待他回来,承明殿中正是帐帷深深,烛火摇曳。
出浴的赵祯衣冠周整,犹笼在眉梢处的淡淡水汽,将那双修俊长眉衬得越发漆黑锋锐。见宫人过来,赵祯只坐在榻边招了招手,将数沓朝奏放置在了床头小几上。
这些东西他不必细看他也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初初相逢,他和阿瑶尚且来不及更诉衷肠,就已被朝局罗织下了密网,毫无征兆地兜笼在其中。
她的姓氏,她身上那道与太后的亲缘,就如一层若隐若现的隔膜,斜斜横亘在他想立她为后的路上,让他恼愤不已,又无可奈何。
他想要她。以宗庙祭祀之礼相迎,宝册金印之重相聘。他愿她能后冕加身,与他并肩携手,同受万民朝拜。
他亦想要亲政,摆脱桎梏,撤除垂帘,他恨不能汲取力量,将太后所加的所有束缚悉数打破。
然而,事难两全。在朝廷里,他的人已在与母后的人展开幕后角力,两边心照不宣各自拥趸一方,数位名门闺秀被迫现于疏奏之中。
赵祯拿过纸币,凭借着印象将疏奏中曾出现的人家粗略写下。待驻笔,赵祯将纸张交给身旁内侍。
“待天亮后,想办法将此名单出现之人透露给寿安宫。就说,朕有意从这些人家中试选皇后。”
内侍低声应命,悄悄隐出了殿中。
待他离开,赵祯才疲乏地揉了揉眉心,微微地合上了眼睛。
那张名单之中,有巴蜀王氏、有清河张氏、有荥阳李氏、有真定曹氏,却独独没有并无金城郭氏。
他派人放出的风声,没有透露一丝他欲立郭氏为后的想法。
摆在人前的这些,皆是身家地位堪配小君,同时又与太后无亲无旧。
他这一派的忠臣们,想来可以安心了。
赵祯深吸了口气,垂下头,胸膺压抑,已不想再多做一个动作。
“阿瑶,你可信我?”
那日他兴师动众到达丰月楼。与她相离时,他骤然回身,望定房中人,灼灼发问。
被问到的那人笑上两靥,款步上前,微微弯了腰,为他整理好褶皱的衣袖。
“若是不信,我又何苦来与你相见?”
她软声绵绵的回他,仿似不曾猜测到他因何发问。
赵祯忍不住将她重新拢揽在怀中,埋头深深嗅着她发间馨香,哑声无言。
舒窈回拥住他腰肢,在他背脊处轻轻抚拍两下,言语暖意如丝:“小哥哥,你之处境,阿瑶懂得。别太苛责了自己,我会心疼。”
赵祯抿抿唇,将怀中人揽得越发紧实。
“是不是今日才发觉,你面前之人恐怕不是一个君子?”
既欲立她为后,又不欲让他这一派的朝臣看出他欲她为后。
他要他的朝臣拥趸,也要他的心上女人。
他要借着太后的手,将心仪之人推上明仁殿万人仰视的凤椅鸾座。
舒窈低笑了一声,从他肩上侧过头,轻轻啄吻下他的耳际,“自然不是。陛下忘了,君子当不得帝王。而陛下您,是要做有道明君的。”
赵祯闻言陈悦而笑,低下头,于她唇上攥取了一记温暖的亲吻。
他的怀中人是个聪慧的丫头,比之寻常闺秀素多诡智。这一问一答,她恐怕已经堪破他潜藏的心思。
也幸而这样的女子是他的怀中人。
若是当初他不曾与她相惜相怜,让她站在了太后那一边,那他今日处境恐怕远比如今艰难许多。
女子的手温柔如掬初雪,缓缓抚过他的肩颈,背脊,腰间。肌肤熨帖处,暖意掌心带出阵阵异样战栗,快慰而惬意。他猛然攫握了她的腰肢,将她置于身躯之下。
玉枕倒影青丝,她的发与他痴痴缠缠,直延绵至榻边。暗香袭袭,他已看不清她魅色潋滟的眉目,只如被无端旖旎引诱蛊惑,小翼无比垂首深埋于她的颈窝,如揽珍宝般亲吻她的靥颊。一瞬间,心头耳畔气息微乱。他只觉身躯紧绷,与她相贴处热意如酥。
轻鸿之吻犹若饮鸩,毫无止渴之功,反让他想要更多。
枕上人仿似知他甚深,打开怀抱,舒展了双臂,让紧实光洁比粉樱致致的温软馨肤须臾展露于他眼前,让他顷刻间呼吸滞涩,心跳如擂,身体深处仿若有一点火星哔啵爆燃,一瞬如焚,势比燎原……
温存相织中,她的嘤咛像猛烈的漩涡将他引以为傲的清明自持悉数扑盖绞杀,朝堂艰辛烦忧远去,后宫抵御挣扎暗淡。
迷乱处,眩晕里,他恍惚如从云端终于朦朦胧胧看清她的脸,那仿佛是……
“阿瑶!”
赵祯豁然睁眼,雾蒙眸光痴愣愣望着罗帷帐顶,仿佛三魂七魄犹在绮梦中徘徊逗留,不曾回归。
好一会儿,他才自潮热薄衾中缓缓地坐起身,深深吸了口气,将脑海中那番活色生香勘勘压下。
“阎文应。”赵祯声音带了一丝别样的沉哑,低低悦悦,仿似梦里缱绻呢喃犹在,“几时了?”
值夜的首领太监泰然不动,像不曾察觉他语调的异样,只如平日一般恭声回答:“回官家的话,寅时三刻了。”
赵祯抬起手,将帷幔悠然掀开,简单吩咐道:“备汤沐浴。”
阎文应立刻领命,应声而下,经过内殿时,他对侍立的宫人暗暗递了个眼色。宫人会意,趁赵祯离身之际,将龙榻上衾褥悄然换下。
这承明殿里外如今具是官家的人。不管刚才那声低呼官家是缘何而唤,只听一名女子的小字被他自酣梦中脱口,便也知道他对此女当有情思绮念。
在这个文武百官开始谏言上书立后事的时节,若此消息于承明殿中不胫而走,那等待朝堂后宫的究竟会是怎么一番波云动荡,将是谁都无法预料之事。
屏风后浴汤正暖,水汽氤氲,一排宫人各自手捧衣冠环佩,肃然端庄秉立于殿侧。
阎文应仰头看一眼既白的东方,又想想被官家唤出口的那人,心中一时暗暗惊颤:金城郭氏乃太后亲信,官家对她如此情愫,难不成他当真要迎她为后?
他还记得初五那日,官家自宫外折返时,面有悦然,步履轻快。他虽不曾以华盖銮驾御幸于丰月楼,但所追随的羽林亲卫却无一不是皇家禁卫。
有耳聪目明朝廷要员早已得知消息,在官家回宫才进崇政殿,继任故相王钦若的同平章事大人张治白就单独觐见了官家。
也不知他二人在殿内说了些什么,一向温和仁雅的官家竟然陡地拔高了音量,隐含怒意地提醒张相国道:“爱卿,何人为后,此乃朕之家事。”
却听张相国只是轻叹一声,声有隐忧,似劝非劝地回答他:“陛下,您贵为天子。既是天子,又何来家事呢?”
崇政殿中瞬息寂寂无声。崇德殿外只余侍立的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屏息凝神,敬候吩咐。
时间恍惚而走,直到张相国躬身退出殿外,宫人们才得以进去伺候。
那会儿华宇锦堂内,只有官家赵祯面沉如水地端坐在御案之后。
他的手边是一沓沓封黄的奏折,被他拿起,打开,又被他强忍不耐,重丢回到案上。
想也知道,这些经过寿安宫送来的中书门下省的呈贡折子里,有泰半之数是围绕“立后”之论;其余的,多数也是剖出一副忠心,向官家痛陈“天子中宫,关乎国运”的大道理。
想来天子也是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母后的人和他的人居然空前一致,齐齐关注起他未来的枕边人?
瞧这一本本,一帧帧,笔下盈花,字泛珠玑。
若非亲眼所见,赵祯恐怕还从来都不知道,他的臣卿们对于要做他的红媒月老之事会有如此热衷之情。
数十份朝奏中,所荐皇后人选近十名,具是出身清贵,品貌俱佳的女子。其父其祖若非是如今朝廷大员,便是开朝立国勋臣之裔。论尊论荣,诸佳人竟是难分伯仲。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天子心仪的郭氏二女。
只是禀奏“金城郭氏有嘉女”的那位却个出身在兵部的侍书郎。
不巧的很,侍书郎的上封是兵部尚书钱惟演——而钱尚书恰恰不光是郭氏的姻亲,他更是太后娘娘掣肘陛下势力时,用得最趁手的一名亲信。
最渴盼迎娶之人,却是由隐隐相对阵营中人提出的奏禀。
心向天子的臣卿们正一个个苦口婆心,暗劝陛下大局为重。务必审慎清明,选出与刘氏无关的女子入主中宫。
如今这局面,对于官家来讲,当真算得上是左也为难,右也为难。
恐怕,官家自己也明白,否则怎么会一连几天,他都愁眉不展?
“阎文应。”
“奴才在。”
赵祯一声传唤将阎文应神思拉回。
阎文应趋步向前,恭敬应声道:“官家,有何吩咐?”
“去到崇政殿将那些折子搬来这里。”
阎文应微微一怔,随即也不多言,招呼上两名宫人,径直赶去崇政殿。
待他回来,承明殿中正是帐帷深深,烛火摇曳。
出浴的赵祯衣冠周整,犹笼在眉梢处的淡淡水汽,将那双修俊长眉衬得越发漆黑锋锐。见宫人过来,赵祯只坐在榻边招了招手,将数沓朝奏放置在了床头小几上。
这些东西他不必细看他也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初初相逢,他和阿瑶尚且来不及更诉衷肠,就已被朝局罗织下了密网,毫无征兆地兜笼在其中。
她的姓氏,她身上那道与太后的亲缘,就如一层若隐若现的隔膜,斜斜横亘在他想立她为后的路上,让他恼愤不已,又无可奈何。
他想要她。以宗庙祭祀之礼相迎,宝册金印之重相聘。他愿她能后冕加身,与他并肩携手,同受万民朝拜。
他亦想要亲政,摆脱桎梏,撤除垂帘,他恨不能汲取力量,将太后所加的所有束缚悉数打破。
然而,事难两全。在朝廷里,他的人已在与母后的人展开幕后角力,两边心照不宣各自拥趸一方,数位名门闺秀被迫现于疏奏之中。
赵祯拿过纸币,凭借着印象将疏奏中曾出现的人家粗略写下。待驻笔,赵祯将纸张交给身旁内侍。
“待天亮后,想办法将此名单出现之人透露给寿安宫。就说,朕有意从这些人家中试选皇后。”
内侍低声应命,悄悄隐出了殿中。
待他离开,赵祯才疲乏地揉了揉眉心,微微地合上了眼睛。
那张名单之中,有巴蜀王氏、有清河张氏、有荥阳李氏、有真定曹氏,却独独没有并无金城郭氏。
他派人放出的风声,没有透露一丝他欲立郭氏为后的想法。
摆在人前的这些,皆是身家地位堪配小君,同时又与太后无亲无旧。
他这一派的忠臣们,想来可以安心了。
赵祯深吸了口气,垂下头,胸膺压抑,已不想再多做一个动作。
“阿瑶,你可信我?”
那日他兴师动众到达丰月楼。与她相离时,他骤然回身,望定房中人,灼灼发问。
被问到的那人笑上两靥,款步上前,微微弯了腰,为他整理好褶皱的衣袖。
“若是不信,我又何苦来与你相见?”
她软声绵绵的回他,仿似不曾猜测到他因何发问。
赵祯忍不住将她重新拢揽在怀中,埋头深深嗅着她发间馨香,哑声无言。
舒窈回拥住他腰肢,在他背脊处轻轻抚拍两下,言语暖意如丝:“小哥哥,你之处境,阿瑶懂得。别太苛责了自己,我会心疼。”
赵祯抿抿唇,将怀中人揽得越发紧实。
“是不是今日才发觉,你面前之人恐怕不是一个君子?”
既欲立她为后,又不欲让他这一派的朝臣看出他欲她为后。
他要他的朝臣拥趸,也要他的心上女人。
他要借着太后的手,将心仪之人推上明仁殿万人仰视的凤椅鸾座。
舒窈低笑了一声,从他肩上侧过头,轻轻啄吻下他的耳际,“自然不是。陛下忘了,君子当不得帝王。而陛下您,是要做有道明君的。”
赵祯闻言陈悦而笑,低下头,于她唇上攥取了一记温暖的亲吻。
他的怀中人是个聪慧的丫头,比之寻常闺秀素多诡智。这一问一答,她恐怕已经堪破他潜藏的心思。
也幸而这样的女子是他的怀中人。
若是当初他不曾与她相惜相怜,让她站在了太后那一边,那他今日处境恐怕远比如今艰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