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宁家农场(一)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白诚毅说的房子就在宁家农场的小山坡上。山坡最高处是宁启言他们自己住的小院子,大小格局按照空间的房子建的,坐北朝南。最中间是客厅,考虑到搬过来后,来蹭饭的人不少,所以客厅建的稍微大一些,至少能放下两个大饭桌还有空余。宁启言和杜程住在东屋,宁晓文和胡子住西屋。东西屋两边各有一个储藏室。除了东屋边的储藏室预计堆放一些平时用不上的东西,其他房间都打了火炕,特别是西屋边的储藏室,保温做的最好,将来再孵小鸡小鸭,就不用养在卧室里了。
宁启言家的院子将整个小山坡最顶端全部占用了,院子里还有专门用来制作酱料和暂时储存的房子。站在院子边缘,能看清整座农场的情况。
再往下,一左一右两个小院子分别是白诚毅一家和汪洋一家的。
当初建房的时候,宁启言直接让两人选位置,两家的院子占地也不小。
虽然按照新城的建设情况来看,政府会给所有市民分配住处,但应该只是暂住,总不能不用一分钱就免费分得一处房子。而且白诚毅他们直接参加了居民楼的建设,知道虽然每家都有六十多平,但按照D市幸存的几百万人口和新城规划出来的居民楼数量来看,搬迁回来以后,很可能是几家人挤在一套房子里。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住在农场里,至少不用跟不认识的人住在一起。
而且建房的时候,白诚毅和王洋两家直接按照人头数分的房间。每人都能有自己的一间卧室。
小山坡的半山腰也建了一圈房子,没有院子,格局也不大,宁启言打算给将来农场雇的员工做宿舍。每个房间都打了火炕,直接连在屋内的小土灶,等冬天每家可以根据情况自己烧炕取暖。
而猪圈、羊圈和养鸡场、养鸭场就在山坡下,周围还预留出不少地方,可以在将来扩大饲养数量的时候扩建。
新建的房子需要通风,散去湿气才能入住,所以宁启言他们暂时还住在帐篷里。
雇来建设农场的人都离开以后,整个农场一下子安静下来,而宁启言他们每天要做的事也更多了。
灌溉上不用太操心,但大棚里的蔬菜却要他们自己种植。
种子主要是从换购点换来的,大棚面积太大,就宁启言自家存着的种子不过杯水车薪。
前期宁启言家主要种植生菜、小白菜和菠菜等一个多月就能成熟采摘的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掐着时间,正好等苍云山第一季粮食收割完,新粮食下种后,就能收获。那时农忙算是过去一波了,又能招到不少人帮忙采收。
还有两个大棚被他们空出来,专门用来培养栽种水果,今年的时间来不及,西瓜和草莓等地里采摘的水果只能等到明年。这两个大棚种下的是这两年空间里吃完留下的桃子、樱桃、苹果等果核。这种通过果核自己种植果树的成活率非常低,但能活一棵是一棵。
地震后政府保存下来的果园,大部分果树都因为极端的气候要么晒死,要么冻死了。相比同样紧缺,但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蔬菜,整个D市的水果缺乏程度更严重。
空间里的果树宁启言根本不敢往外移植,生怕移植后无法成活,还不如留在气候环境很好的空间里,还能每年不断的提供果核给他们拿出来种植。
虽然忙碌,但农场的工作步入正轨以后,胡子、白诚毅他们又赶回苍云山,帮着张平国他们抢收玉米,春耕时那么辛苦的播种耕种,还有张平国每天不间断的打理照顾,这要是因为抢收不及时,浪费了,别说是张平国,就是宁启言、胡子他们也得心疼死。
比起农场这么广阔的田地,他们三家在苍云山里的农田面积连零头都不到,但毕竟耕作了这么久,哪里舍得随便放弃。
不过董文安带来的政府打算在今年冬天前,将市民全部迁回新城过冬的消息让宁启言有些犹豫。
有了这么大面积的农场,随便种种地,收获的也比山里多,还有半自动的灌溉系统,到了夏天也不用累死累活的亲自打水,一天两遍的浇地。这样的话,他们在苍云山的土地就有些鸡肋了。
就D市整座城市来讲,不管是重生前的经历,还是如今的情况,就算市民都迁回新城过冬,明天开春以后,肯定还得回到苍云山耕种。现在不像地震前,无论D市发展的再快,粮食蔬菜等东西,近几年还得靠自家城市自给自足,除非是曾经的那些农业大省重新高产量对外输出粮食,否则苍云山那边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绝对不能丢。
但宁启言他们有了靠近新城的农场做依靠,就不存在需要靠山上的田地来养活自己这些人。宁启言动过心思,干脆将山上的地租出去,也省的他们两头兼顾的麻烦了。
不过最后还是杜程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要D市还需要苍云山的土地耕种,就意味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市民从春耕到秋收,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要住在山里,这样汪洋他们的苍顶商店就不能停业。商店不停业,就不能只留刘佳、王媛媛两个女生在,不管是汪洋他们也好,还是白诚毅他们也罢,山上至少要有两三个男人在,这样虽然不能再种植两季的作物,也能把三家的地全种上土豆、地瓜等一年一收的粮食,再把整个山坳的田地铺上小面积的灌溉管道,两三个人就能忙得过来,没必要放弃山上那些田地。
说起苍顶商店,还不等宁启言提议,汪洋他们就打算分成两部分。眼瞅着新城越来越热闹,等到市民迁回来以后,整个冬天,D市所有人都会居住在新城里,苍顶商店肯定要在新城开一个店面。就算明年春天大家再回山里耕种,新城这边不管是参加重建还是留在这边居住、发展的人也不会少,所以新城的店要开,苍云山的店也不能丢。
宁启言想的也一样,就等最后汪洋他们自己好好合计一下,两家店同时营业的话,人员怎么分配了。
胡子他们回山抢收后,农场就剩宁启言、杜程和宁晓文三人在。宁启言的腰伤虽然不痛了,但杜程他们还是不敢放他到处走动,最后宁启言只好留在还没晾干的院子里,帮宁晓文看顾酱料。
酱料的订单一直没断,就连之前昏天暗地的忙着建设农场,宁晓文还每天抽出时间制作酱料。给那些雇工每日一结的信用点都是从订单的收益里来的,否则宁启言把全部身家都投到承包农场上,仅剩的那点信用点连铺设灌溉系统的材料配件都买不下来。
而杜程和宁晓文则每天早早起来,先打开灌溉的阀门,将农场所有需要浇水的土地浇一遍水,然后就一头扎进大棚里,照料那些蔬菜。
自从开始招工,他们家的信用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每次收到订单结账的信用点,都得小心节省,才能勉勉强强坚持到下一次结账的日子。所以不只是宁启言,就连一贯不怎么管家事的胡子都着急存些信用点。这么大一个农场摆在这,说赚钱肯定赚钱,但万一有点什么需要,花费的金额怕是也不可能小了。所以家里怎么也得存着点信用点做备用资金。
就目前来说,和换购点的订单是一方面,但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指着大棚里这些蔬菜了。
至于销路,没人担心。D市这么多市民,就是散卖,都不愁卖不出去,更何况要想省事,还可以直接像酱料一样跟换购点合作,直接签订单出货,或者成批跟军队交易。所以宁启言他们商量着,等这一批蔬菜成熟,继续种植这种周期短的蔬菜,至少一两年内,D市是不可能再出现像他们家农场这样大规模种植蔬菜的商家。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成熟的时候这么多菜没办法全卖出去,还能制成菜干,等冬天一到,就算是平时舍不得花信用点买蔬菜,拿野菜对付的人也肯定要买些菜干回去吃。整个冬天冰天雪地的,别说野菜,连跟野草都看不见,不吃菜干,难道还像最惨的时候那样干啃杂粮饭?
而蔬菜的销路也确实不用愁,没过几天,胡子他们还没回来,何俊就厚着脸皮蹭过来了,连带着,还有第一驻地的后勤负责人郝艺兴。
不用两人开口,宁启言就知道他们是冲着大棚里那些还没长到半个巴掌大的蔬菜来的。
何俊和宁启言已经相当熟悉了,直接开门见山的想要一口气全包下宁家农场大棚里现有的所有蔬菜。
宁启言抽了抽嘴角,有些惊叹的说:“没想到你一米八的个头,竟然长了张两米八的脸。”
何俊:“?”
看着满脸问号的何俊,郝艺兴好心解释:“说你脸大。”
何俊:“……”怒视郝艺兴,你是哪一边的?!
郝艺兴懒得搭理他,连收购价格都不提,张嘴就要所有的蔬菜,别说宁启言,就是他都觉得何俊的脸也太大了。
白诚毅说的房子就在宁家农场的小山坡上。山坡最高处是宁启言他们自己住的小院子,大小格局按照空间的房子建的,坐北朝南。最中间是客厅,考虑到搬过来后,来蹭饭的人不少,所以客厅建的稍微大一些,至少能放下两个大饭桌还有空余。宁启言和杜程住在东屋,宁晓文和胡子住西屋。东西屋两边各有一个储藏室。除了东屋边的储藏室预计堆放一些平时用不上的东西,其他房间都打了火炕,特别是西屋边的储藏室,保温做的最好,将来再孵小鸡小鸭,就不用养在卧室里了。
宁启言家的院子将整个小山坡最顶端全部占用了,院子里还有专门用来制作酱料和暂时储存的房子。站在院子边缘,能看清整座农场的情况。
再往下,一左一右两个小院子分别是白诚毅一家和汪洋一家的。
当初建房的时候,宁启言直接让两人选位置,两家的院子占地也不小。
虽然按照新城的建设情况来看,政府会给所有市民分配住处,但应该只是暂住,总不能不用一分钱就免费分得一处房子。而且白诚毅他们直接参加了居民楼的建设,知道虽然每家都有六十多平,但按照D市幸存的几百万人口和新城规划出来的居民楼数量来看,搬迁回来以后,很可能是几家人挤在一套房子里。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住在农场里,至少不用跟不认识的人住在一起。
而且建房的时候,白诚毅和王洋两家直接按照人头数分的房间。每人都能有自己的一间卧室。
小山坡的半山腰也建了一圈房子,没有院子,格局也不大,宁启言打算给将来农场雇的员工做宿舍。每个房间都打了火炕,直接连在屋内的小土灶,等冬天每家可以根据情况自己烧炕取暖。
而猪圈、羊圈和养鸡场、养鸭场就在山坡下,周围还预留出不少地方,可以在将来扩大饲养数量的时候扩建。
新建的房子需要通风,散去湿气才能入住,所以宁启言他们暂时还住在帐篷里。
雇来建设农场的人都离开以后,整个农场一下子安静下来,而宁启言他们每天要做的事也更多了。
灌溉上不用太操心,但大棚里的蔬菜却要他们自己种植。
种子主要是从换购点换来的,大棚面积太大,就宁启言自家存着的种子不过杯水车薪。
前期宁启言家主要种植生菜、小白菜和菠菜等一个多月就能成熟采摘的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掐着时间,正好等苍云山第一季粮食收割完,新粮食下种后,就能收获。那时农忙算是过去一波了,又能招到不少人帮忙采收。
还有两个大棚被他们空出来,专门用来培养栽种水果,今年的时间来不及,西瓜和草莓等地里采摘的水果只能等到明年。这两个大棚种下的是这两年空间里吃完留下的桃子、樱桃、苹果等果核。这种通过果核自己种植果树的成活率非常低,但能活一棵是一棵。
地震后政府保存下来的果园,大部分果树都因为极端的气候要么晒死,要么冻死了。相比同样紧缺,但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的蔬菜,整个D市的水果缺乏程度更严重。
空间里的果树宁启言根本不敢往外移植,生怕移植后无法成活,还不如留在气候环境很好的空间里,还能每年不断的提供果核给他们拿出来种植。
虽然忙碌,但农场的工作步入正轨以后,胡子、白诚毅他们又赶回苍云山,帮着张平国他们抢收玉米,春耕时那么辛苦的播种耕种,还有张平国每天不间断的打理照顾,这要是因为抢收不及时,浪费了,别说是张平国,就是宁启言、胡子他们也得心疼死。
比起农场这么广阔的田地,他们三家在苍云山里的农田面积连零头都不到,但毕竟耕作了这么久,哪里舍得随便放弃。
不过董文安带来的政府打算在今年冬天前,将市民全部迁回新城过冬的消息让宁启言有些犹豫。
有了这么大面积的农场,随便种种地,收获的也比山里多,还有半自动的灌溉系统,到了夏天也不用累死累活的亲自打水,一天两遍的浇地。这样的话,他们在苍云山的土地就有些鸡肋了。
就D市整座城市来讲,不管是重生前的经历,还是如今的情况,就算市民都迁回新城过冬,明天开春以后,肯定还得回到苍云山耕种。现在不像地震前,无论D市发展的再快,粮食蔬菜等东西,近几年还得靠自家城市自给自足,除非是曾经的那些农业大省重新高产量对外输出粮食,否则苍云山那边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绝对不能丢。
但宁启言他们有了靠近新城的农场做依靠,就不存在需要靠山上的田地来养活自己这些人。宁启言动过心思,干脆将山上的地租出去,也省的他们两头兼顾的麻烦了。
不过最后还是杜程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要D市还需要苍云山的土地耕种,就意味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市民从春耕到秋收,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要住在山里,这样汪洋他们的苍顶商店就不能停业。商店不停业,就不能只留刘佳、王媛媛两个女生在,不管是汪洋他们也好,还是白诚毅他们也罢,山上至少要有两三个男人在,这样虽然不能再种植两季的作物,也能把三家的地全种上土豆、地瓜等一年一收的粮食,再把整个山坳的田地铺上小面积的灌溉管道,两三个人就能忙得过来,没必要放弃山上那些田地。
说起苍顶商店,还不等宁启言提议,汪洋他们就打算分成两部分。眼瞅着新城越来越热闹,等到市民迁回来以后,整个冬天,D市所有人都会居住在新城里,苍顶商店肯定要在新城开一个店面。就算明年春天大家再回山里耕种,新城这边不管是参加重建还是留在这边居住、发展的人也不会少,所以新城的店要开,苍云山的店也不能丢。
宁启言想的也一样,就等最后汪洋他们自己好好合计一下,两家店同时营业的话,人员怎么分配了。
胡子他们回山抢收后,农场就剩宁启言、杜程和宁晓文三人在。宁启言的腰伤虽然不痛了,但杜程他们还是不敢放他到处走动,最后宁启言只好留在还没晾干的院子里,帮宁晓文看顾酱料。
酱料的订单一直没断,就连之前昏天暗地的忙着建设农场,宁晓文还每天抽出时间制作酱料。给那些雇工每日一结的信用点都是从订单的收益里来的,否则宁启言把全部身家都投到承包农场上,仅剩的那点信用点连铺设灌溉系统的材料配件都买不下来。
而杜程和宁晓文则每天早早起来,先打开灌溉的阀门,将农场所有需要浇水的土地浇一遍水,然后就一头扎进大棚里,照料那些蔬菜。
自从开始招工,他们家的信用点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每次收到订单结账的信用点,都得小心节省,才能勉勉强强坚持到下一次结账的日子。所以不只是宁启言,就连一贯不怎么管家事的胡子都着急存些信用点。这么大一个农场摆在这,说赚钱肯定赚钱,但万一有点什么需要,花费的金额怕是也不可能小了。所以家里怎么也得存着点信用点做备用资金。
就目前来说,和换购点的订单是一方面,但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指着大棚里这些蔬菜了。
至于销路,没人担心。D市这么多市民,就是散卖,都不愁卖不出去,更何况要想省事,还可以直接像酱料一样跟换购点合作,直接签订单出货,或者成批跟军队交易。所以宁启言他们商量着,等这一批蔬菜成熟,继续种植这种周期短的蔬菜,至少一两年内,D市是不可能再出现像他们家农场这样大规模种植蔬菜的商家。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成熟的时候这么多菜没办法全卖出去,还能制成菜干,等冬天一到,就算是平时舍不得花信用点买蔬菜,拿野菜对付的人也肯定要买些菜干回去吃。整个冬天冰天雪地的,别说野菜,连跟野草都看不见,不吃菜干,难道还像最惨的时候那样干啃杂粮饭?
而蔬菜的销路也确实不用愁,没过几天,胡子他们还没回来,何俊就厚着脸皮蹭过来了,连带着,还有第一驻地的后勤负责人郝艺兴。
不用两人开口,宁启言就知道他们是冲着大棚里那些还没长到半个巴掌大的蔬菜来的。
何俊和宁启言已经相当熟悉了,直接开门见山的想要一口气全包下宁家农场大棚里现有的所有蔬菜。
宁启言抽了抽嘴角,有些惊叹的说:“没想到你一米八的个头,竟然长了张两米八的脸。”
何俊:“?”
看着满脸问号的何俊,郝艺兴好心解释:“说你脸大。”
何俊:“……”怒视郝艺兴,你是哪一边的?!
郝艺兴懒得搭理他,连收购价格都不提,张嘴就要所有的蔬菜,别说宁启言,就是他都觉得何俊的脸也太大了。